「如果你欠銀行一百萬,你的命運掌握在銀行手中;如果你欠銀行一百億,銀行的命運掌握在你手中。」這句話是一則古老的笑話。但非常不幸的,它今天竟變成了全世界所有人的事實夢魘。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一口氣將此書《大債時代》讀完。《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的作者約翰.蘭徹斯特(John Lanchaster)是一名小說家、新聞記者、及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和E. M. Forster Award的得主。生於漢堡,在東南亞長大,而現居倫敦。這本書可說是我第一次去接觸關於經濟、金融,以及這近幾年金融危機的嘗試。能夠一口氣閱讀完畢,也要歸功於這本著作的作者的獨特和有趣的寫作能力及風格,讓非經濟和金融科系出身的我能夠被吸引地一篇一篇地將它閱讀完畢,也瞭解了一些金融操作的複雜工具,如選擇權、CDS、CDO等等。作者採用風趣幽默、淺顯易懂、化繁為簡的方式,好像小說故事般的,作者一步一步引領你想要繼續閱讀下去,漸漸揭開整個金融危機背後的真相和人性的醜陋一面。英文書名的副標題“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點出了金融世界最弔詭之處。
當今全球已經進入了一種經濟不穩定和充滿危機感的時代,因此關心生活的人們不應該忽視這樣的一個大趨勢,至少應該去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我們應該如何繼續走下去。今年的美國就已經面對了幾件重大影響的事件,如美國債卷信用被降級、“佔領華爾街”運動等,都為整個世界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是時候人們應該再次對此金融危機的事件具備重視的態度,因為我們不應該持有這樣的一種心態和思維:金融危機將會隨著時間慢慢地消失,經濟將會隨著時間漸漸地恢復正常的狀態。這次的金融危機再次爆發,提醒了我們2008年所爆發的金融危機並沒有因著時間而完全消失。也許它就好像癌症細胞似的,有一天它將會再次爆發,變得更加嚴重,甚至來到無法收拾的地步,誰曉得。
在這本《大債時代》,作者從歷史的脈絡去探討這場金融風暴的來龍去脈:柏林圍牆倒塌、資本主義世界戰勝共產主義世界、自由市場經濟就此大行其道,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認為最好的政策,就是不要干預自由經濟的運作。因為它認為市場上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對資源進行最有效率的運用,得到最好的結果。然而,經濟發展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所謂的最好結果是什麼,豈不就是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大多數的財富落在極少數人的手中,網路股的泡沫化,2008年的金融風暴,包括已開發國家的債信危機。看來,那所謂“看不見的手”,就是人們的貪婪。在這次的金融風暴中,每一個人都需要負起責任:國家、政治任務、企業公司、消費者、甚至包括要求高獲利的投資者的我們。這本書點醒了每一個人:人們心中的貪婪需要負責任。
我蠻喜歡書中的其中一篇推薦序<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之後>,點出了書中所要帶出和強調的反思信息。
<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之後>
綠角
《大債時代》是一本討論全球債市危機的專書,讓讀者瞭解危機發生的原委。但這本書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作者對這次事件的精闢分析。
許多分析債市危機的書,大多將矛頭指向不負責任的金融業者,或是管制失當的金融體系。但本書作者在最後一章直接點出了關鍵:「信用與資產泡沫,沒有大家的加入,不會無端發生。」換言之,我們,正是禍首。
為什麼?
銀行與金融機構為什麼要無止盡的追求獲利?就算它們很清楚,自己在現代經濟體系位居樞紐位置,應小心維持營運上的順暢。但在金融海嘯前,歐美銀行卻不斷擴增槓桿比率,研發出各種艱深難懂的衍生金融工具,以迎接更大的風險,做為更多獲利的基礎。它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有壓力。這些銀行與金融業者,大多是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有哪位股東不要求公司營運成長、擴增獲利?想像一下,當別的銀行全都在這樣賺錢時,你是一位保守的銀行CEO,跟股東說,「這樣賺錢,恐怕不太好」,你認為自己能否保住職位?
不論何種產業,我們都在追求不斷的獲利,不斷的成長。銀行與金融業者在這樣的社會期待下,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當它們真的中彈倒下時,我們才會去想:或許,它們真不該向前衝。
在這本書裡,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了這場危機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譬如,作者透過一份假想的資產負債表,向外行的讀者解釋,為什麼今天的銀行在本質上是一門高槓桿的生意。從這裡,再接著導引讀者看到,我們的銀行愈來愈會賺錢,不是因為他們有任何進步,而只是因為他們賭很大──下了更大的賭注,將槓桿比一路向上拉。作者也讓我們看見,金融業者如何藉由複雜的財務工程,將本質是「次級」貸款者的房貸,變成AAA
級的債券工具。
心中「不知足」的這把火
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我們不僅如此要求企業,也這樣要求自己。我們希望自己的收入不斷成長,不斷的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追求下一份更高的薪水、更好的享受。快樂永遠是下一次加薪,下一次旅行,下一次購物。我們從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所有的。我們的整個社會,都全神灌注在「金錢至上」的唯一理念中。有了錢,還要更有錢。賺了錢,還要賺更多。這,就是引起全球債市危機的背景心態。這不是金融業才有的心態,這是受到這次債市危機波及的國家,其社會與國民的共同心態。
馬克吐溫曾說過,「缺錢是萬惡淵藪(The lack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現代已開發國家的多數人民,已經享有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富足。但幾乎每一個人都仍在追求更多的收入,與更好的物質享受。我們其實並不缺錢,我們只是認為自己錢不夠多。
想像一下,有一個人在四、五十歲的年紀,有一天突然心臟病發作。雖然事後幸運地復原了,但發作那一霎那心痛如刀剮,讓他以為自己就要離開人世的瞬間,卻讓他看清了人生的目的。從此以後,他過著更健康的生活,更珍惜與家人與朋友相處的時光,更知道拿一些時間來做自己覺得真正重要的事。一次健康上的小打擊,卻讓他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快樂踏實。
作者將這次的債市危機,比擬為人生中的這麼一次心臟病。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追求,已經讓許多人忘記經濟的目的是要帶給人們更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永無止盡的壓力。
這次,是一個反思的機會。日後人類經濟會如何發展,有很大一部份,將取決於我們在這次「心臟病發作」後,做了那些改變。不知足,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不知足,卻也可以是貪婪的委婉說法。就像一把火,能照亮大千世界,也可以焚燬廣廈高樓。我們如何處理心中不知足的這把火,將決定它究竟是好用的工具,或是兇猛的禍害。
目錄:
前言:一個人人都在欠錢的時代
借來借去,結果會怎樣?
第一章:那天,我的國家破產了!
從提款機領不出錢的那一刻講起
第二章:這樣搞金融,太神了!
借錢給別人,再也不怕被倒債了
第三章: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是誰讓我們都背上沉重房貸
第四章:忍者也能借錢
明明是糟糕的債務,卻成了誘人的投資
第五章:真的沒風險,快來借錢吧
埋藏於金融市場裡的地雷
第六章:政府呢?休眠中!
我們如何走到無法無天的地步
第七章:夠了,我們不要買單!
大債連連,該怎麼辦?
谢谢分享。
ReplyDelete贪婪确是金融危机之源。
君可以读读《货币战争》系列,从中了解更多我们所忽略的金融原理。也能知道我们的生活如何为银行家所掌控。
搭着资本主义的船,银行家四处殖民,为害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