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覺我的歌詞隱晦,可能是因為,大家都長大了。我小時候就會寫些擬人的短詩,比如鋼琴跟手、鉛筆和橡皮擦之類的。寫〈太陽〉時就是很無聊地想,如果太陽是人,他在想什麼?如果人是太陽,他又會有什麼感覺?這樣講有點白痴,但就是孩子式的跳躍想法,是童年起就陪伴我至今的一種思考樂趣。」
我個人特別喜歡陳綺貞的〈魚〉。
第一次聽見時就已喜歡上這首歌。再仔細地留意它的歌詞,覺得那是幅特別和夢幻的畫面。
若你曾聽過這首歌,你也許會發現,歌詞中竟然沒有一個「魚」字,就連一個關於「魚」的形容詞也無法找到。上YouTube去找來MV看看,也沒發現什麼關於「魚」的畫面和事物。
為什麼這首歌曲會叫做〈魚〉?其英文的歌名卻叫做〈The Edge〉。
在接受訪問時,陳綺貞如此形容這首歌:
「這是2008年過年時寫的。那陣子聽人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我就幻想,那魚缸裡的魚不就每天都在認識新的朋友嗎......牠們不覺自己被關著,因為沒有記憶,那麼,我想當魚嗎?」
透過這首〈魚〉,陳綺貞嘗試唱出人跟魚的差別,在於「自由和抉擇」,
例如在歌詞裡所描繪的,人可以看見日出和日落,可以選擇探索海洋和太陽,
但魚卻做不到......。
「關於重生或墮落、自由或束縛,我用海洋跟太陽兩個截然不同的抉擇去說明。當我們遇到巨大的人生轉變時,而選擇的兩者是完全無法相容的時候,而你必須要變成另外一種狀態,你才有辦法融入你的選擇時,你會怎麼做?」
「我家有養魚,總共有三十五條,什麼魚都有,魚缸很小。記得神仙魚有自殺過兩三次,就是買回來以後都會先放到塑膠袋讓它習慣水溫,等到放了出來它以後,晚上聽到聲音。原來它跳出來了,跳在地上一直垂死掙扎。於是把它放回去,但隔天它又跳出來。我想,它可能不想當魚吧,它想當人吧, 我不知道。」
一種選擇,它可以是兩種不同的方向。
有時候你我也許覺得正處在一種邊緣(Edge)的狀態,
就是每個人常常會在生命的某個程度覺得自己在一個選擇的懸崖,
你要繼續回到過去的生活,也許它會是很痛苦的。
但是你也可選擇跳進去另一個全新的、從來你不曾想像過的、一個未知的位置。
陳綺貞當初在寫這首歌的時候,也正是她面對關於抉擇掙扎的時候:
「寫這首歌是我人生遭遇最低潮的時期,生活裡遇到很不開心的事,讓我幾乎想放棄音樂這條路。那天,我獨自在家煮湯,看著窗上霧氣反射的自己,突然想到些什麼。如果我選擇另一種人生,會不會比較快樂呢?後來,坐在椅子上邊想邊寫,最後竟然就大哭起來。」
對於陳綺貞來說,創作,可以說是她情緒的出口。
虛弱的時候,筆和吉他成為她的依靠;
而更多時候,創作的理由,是讓她可以為自己尋求片刻的領悟。
因此,她是不斷用創作來捕捉生命的一眼瞬間,那片刻如此真實和清澈。
像鏡子一樣,聽著她的歌,你會看見當下的自己。
〈魚〉(The Edge)
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複活
我坐在夕陽里 看城市的衰弱
我摘下一片葉子 讓它代替我
觀察離開後的變化
曾經狂奔舞蹈貪婪的說話
隨著冷的濕的心腐化
帶不走的丟不掉的讓大雨侵蝕吧
讓他推想我在辯解奮不顧身掙扎
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
別讓我飛 將我溫柔豢養
帶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
讓他捧著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揮灑
如果有一個世界渾濁的不像話
原諒我飛 曾經眷戀太陽
帶不走的丟不掉的讓大雨侵蝕吧
讓它推想我在辯解奮不顧身掙扎
如果有一個世界渾濁的不像話
我會瘋狂的哀傷
我是人,渴望有魚的自由,卻又害怕變成魚之後我要拋棄人類的回憶本能。我開始反省人生,覺得一塌糊塗,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那一天過年很冷,我坐在椅子上,看出去是黃昏,寫下《魚》的歌詞,也是我的心情: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別讓我飛,將我溫柔豢養。那是我渴望的勇敢。 (陳綺貞語)
好介绍,我好久都不听中文歌了,这首听了不会腻。
ReplyDelete听了两遍这首你特别喜欢的歌,却是越听越心酸,心疼着这个有着这样一种心情的人。
ReplyDelete謝謝你 可以分享嗎?
ReplyDeleteOf course you can
DeleteI enjoyed this read! Thank you for writing this:)
ReplyDeleteI like your analysis of this song. May I share this to my Facebook?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