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2 December 2014

The Employment:工具理性之反思

今天從朋友面子書上發現這部動畫短片。看完後心裡感到很震撼,甚至心寒,尤其最後一幕。這部約六分鐘的得獎作品,其題目為「The Employment」,其內容和畫面帶出了強烈的社會批判之意,要求觀看者作出反思。

短片以我們所熟悉的「鬧鐘聲」開始,暗示了我們每天的生活幾乎不是自然醒,而是鬧鐘來把我們拉起床。整部短片沒任何對話,只有工具的聲音,比如時鐘滴答聲、杯子敲打聲、關門聲、腳步聲、升降機聲等等。

或許有人會把其內容解讀為「職場上地位和階級的優勢」,一種Employer和Employee的對立關係,做Employer做老闆就是成功的定義。然而,我朋友卻解讀為「把人工具化的社會」。我認為這樣的工具化始於理性工具化,或理性工具。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曾提出一個關於「工具理性」的觀點:作為合理化結果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最終卻使人完全失去了自主性,成了執行系統命令的被動存在物,人的價值和意義由此失落了,而理性變成一種奴役人的工具,這就是所謂的「理性工具」。

在這樣的一個社會,我們成為了這台大機器的其中一個齒輪、螺絲、工具,為了確保整個機器可以繼續運作。公司把我們看為資源(Resource)、大學把我們訓練成職場需要的技術工具(Tool)、政治人物把我們看為選票(Vote)、宗教領袖把教友看為人數(Number)。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指出,新教(Protestant)倫理強調職業道德上的勤儉和刻苦,通過世俗工作的成功來榮耀上帝。這一點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使工具理性獲得充足的發展。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宗教的動力開始喪失,物質和金錢反而成為了人們追求的直接目的,於是工具理性走向了極端化,手段成為了目的,成了套在人們身上的鐵牢籠。

再者,工具理性對人文價值(如情感、意志,生命性、豐富性、複雜性,人生理想、信仰、道德、審美)的擠壓結果,最終使人成為一種沒有感情的僵化了的存在物,他人與其他事物一樣可以成為自己所用的東西,卻忽略了人們之間的「關係」和「責任」。因此,這樣的理性工具化必然會造成現代職業人對人生意義的麻木,使他們變成「沒有精神」的專業人士,「沒有情感」的享樂者,恰恰反映出現代生活中繁華空虛的文化危機。

對於基督教會來說,教會裡的官僚體制往往容易陷入這種工具理性,尤其在團隊事奉中。我們有時傾向於把人當作完成某任務或達成某目標的一個工具,我們看重的不是那個人本身或之間的關係,而只是他們身上的工具或技藝(所謂的「恩賜」)。

這裡並沒完全否定工具理性的重要性,但工具理性始終只能是實現目標的工具,絕對不能讓它代替我們的價值!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tem Reviewed: The Employment:工具理性之反思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