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8 September 2011

「購買房地產」的基督教倫理之初探

引言

今天與同事再次談到一個新加坡這裡非常熱門和普遍的民生課題:購買房地產。相信“購買房地產”這個課題對於每一位已經出來社會工作的職場人士、剛剛從大學畢業出來工作的社會新鮮人,或者已經結婚有家庭的夫妻來說,是一個不陌生而且實際的課題。不管你現在是否在什麼年齡階層,總有一天你都必須面對這個現實的問題。

同事直接地問我是否已在這裡購買了房子。這個看似簡單而又困難的問題,並非我第一次被如此的問到,過去也有許多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同事都向我暗示過。這個問題確實是我一直以來非常掙扎,甚至感到無力的現實狀況,我也嘗試為自己這樣的掙扎和無奈的感覺找到出口。從第一天來到新加坡工作之時,其實就已經有“購買房子”的念頭和打算,因此盡量為這個計劃而儲蓄一筆資金。自從我有了想要繼續唸書的打算後,我漸漸取消或延後這個購屋計劃。對於我來說,不是購買房子的問題,而是購屋所會帶來的貸款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負債問題。如果我要繼續去唸書而需要暫時放下工作的話,沉重的房屋債務將會是一種對本身的生活極大負擔和壓力。別說是放下工作去唸書,即使還在工作的人都會有如此的債務壓力。換句話說,購買房子後的負債問題已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現實問題。



新加坡這裡的房價比起馬來西亞來得高幾倍,而房子的租金價格也非常高。自從去年年底開始,這裡的房價不斷地攀升,到達新高的記錄,這也是許多無房者的無奈抱怨。若沒有自己的房屋而必須去租房,與其把錢花費在租金上而沒有帶來任何未來的回饋,不如努力儲蓄一筆金錢去購買屬於自己的房子,至少作為一種長遠價值的投資。這是當今許多人所根據的一個在經濟利益考量下的前提和觀念。當然,有誰不想立刻可以購買到自己的房子而不需要去向他人租房,而問題是沒有足夠的一筆錢去支付房子貸款的首期(新加坡為20%)。而且,房子貸款所帶來的負債問題,並不是短短的10年,而多數時候它是長達20-30年之久,而它的長期性程度乃在於你每月能夠償還的貸款數目。這也是為什麼擁有了房屋之後,我們無法停止工作,或者簡單地說,是無法失去工作和收入來源。

身上背負著的債務,使我們需要繼續在努力工作而獲取收入的情況下,償還這筆長期性的債務。而實際上來看,雖然我們看似擁有這個房屋,但它也似乎不是完全屬於我們的,因為我們並還未完全地償還所有的債務。當有一天債務無法被還清的時候,這個屬於我們的房子也許就不再屬於我們的了,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我們會盡量確保它的債務將繼續被還清到最後,這也是我們繼續努力工作的其中一個“動力”,或者是“壓力”。這是我對我同事的疑問的回應:“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更好選擇嗎?”

對於基督徒來說,購屋所帶來的債務問題是需要被認真去看待的。雖然債務從表面上來看並不是什麼信仰或道德倫理的問題,但它卻是左右你生活方式和態度的一個關鍵性因素。我本身並不反對購買房子,我只是認為有必要去針對和重新看待它所帶來的課題:長期性的債務。這是因為這種負債的情況將深深影響我們將會做的許多決定和抉擇。其中一個受影響的,就是工作或者職業。在負債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盡量賺取更多的金錢,以至於可以盡快償還債務。但這樣的心態取向,我們有必要謹慎地檢驗,使我們不至於忽略了基督教信仰的價值觀和恩典精神。比如說,在負債的情況下,我們會盡可能確保本身的收入繼續增加而有所行動,這包括我們如何努力爭取在職場上的優先地位、傾向於關注本身的任何經濟利益、繼續嚮往追求高薪的工作和收入、由於競爭而必須犧牲和捨棄某些人際關係等等行動。基督教常常強調的職業觀,即職業作為服事人的管道,以及管理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大地,已經不再是我們主要的考量因素。由於高薪的原因,我們已不在意公司的生產過程是否有違法環保的原則;我們也不在乎公司工廠員工的福利是否被嚴重地剝削;我們無法承擔由於放棄高薪工作而另尋工作的昂貴代價,因為我們需要高薪的收入來承擔我們沉重的債務。這種在負債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的一種“盲目工作賺錢”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反而,這實際上是對基督徒的信仰生命有損,而無法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社會中活出一種另類的門徒生活樣式。

在聖經時代也許並沒有明顯地所謂購屋貸款負債的問題,或者說這種問題並不是當時新約聖經的普遍面對的課題。因此,教會在傳講“購屋負債”的課題上,也許會面對到缺乏處境性參考的困境。就我本身的立場來說,我認為基督徒應該盡可能避免債務,至少避免長期性的債務,而這樣的原則也必須按照各自的現實處境和生活計劃來做判斷,並沒有一個普遍性的標準原則。我盼望有更多關於這個課題的研究和探討,因為它已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經濟問題而需要去面對。我個人認為一般所教導的“以盡量賺取金錢來償還債務”是消極性的,因為它無法呈現出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活潑性,以及服事他人的基督精神,反而容易導致陷入一種個人主義的金錢資本心態。基督教信仰需要嘗試去探討並教導信徒如何重新看待購買房屋和負債的問題,而不僅是把這個課題看作為屬於個人事務的問題,也一樣認真地去檢討非個人的社會結構性的購屋問題。

關於購買房屋的一些批判性反思,我在《我是新加坡的「無殼蝸牛」》一文中有分享,可供大家再次參考。以下我將會帶出另一些可供反思的觀點,以及可行的建議,希望為此課題作出一些初步的探討之貢獻,促進更多的反思和討論,並帶來實踐性的可能。



(一)

《我是新加坡的「無殼蝸牛」》一文中,我帶出了一個現今社會人們的普遍意識形態,就是視“擁有房屋”為“成功”的其中一個定義。若你要成為社會中成功的人,其中一個條件就是,你必須擁有本身的房屋,否則你永遠都會被視為失敗者,或者不完美的成功者。這是當今人們購買房屋的一個原因。另一個主要原因,乃在於“怕輸”的心態:趁著房價還不高之時,越早購買房子,越是最划算的,否則你需要付上比他人更多的價錢去購買。我們都是擁有經濟腦袋的思想者(多麼不會思考的人都會計算金錢),都會為本身的金錢精打細算,渴望所投資的金錢可以帶來更大的收穫和回饋。

對於上述提到的兩種想法,“成功的定義”,和“怕輸的心態”,我們都需要小心地去看待,因為這些社會主流性的想法常常未經我們嚴謹的思考就輕易和無意識地滲透了我們的理性中,被合理化為正常的現象和遊戲規則。但作為一名基督徒,我們有必要去檢視這些想法和觀點,以至於我們不被隨波逐流地順從這些思潮而最終為本身帶來災禍。我們要避免陷入這種“成功”的定義,尤其是社會經常會如此來看待和形容我們(我本身就一直面對這樣的掙扎和眼光),使我們感到心裡難受,好像無法在社會的地位中抬起頭來,被視為社會的失敗者,沒有能力購買房屋的無能者,並暗示了你也許沒有高薪的收入,被排除在社會階層頂端的成功群體(我是可以明白這樣的感受)。

作為年輕的職場工作者,不要由於怕輸的心態,擔心吃虧的心態,而衝動地購買了自己無法承擔得起的房屋。這最終導致了在工作上的壓力,以及沉重的債務所帶來的“不自由”。在工作了幾年後一段時期,慎重地思考了自己人生和事業的方向,擁有了經濟上穩定的基礎後,再決定是否購買房屋,因為這是一項帶有長遠性影響的決定。別過於看待“遲買吃虧”這回事,因為實際上每一個人不能夠真正地預則和確定未來的轉變,而基督徒總要信靠上帝美好的賜予和帶領。

(二)

為什麼我們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安全感”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住所是人們生活的其中一個基本需求,而在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通常我們都無法真正地感到擁有安全感,即使我們是租他人的房子為住所。沒有了自己的房子,“家”看來是那麼的不完整,缺乏了“家”的自由性,無法感到“家”的自由自在的感覺。而當我們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屋,我們不再需要為著這種“安全感”而操心和擔憂。

雖然人們總是認為房屋主要是為了生活基本需求,作為居所的一種需要,但當今的消費主義思潮已經侵入了“擁有房屋”的基本慾望,而這使人們對於房屋的需求已經超越了“居所”的需求,變成了一種帶有消費意義的消遣性事務和慾望。我們會要求我們的房屋被設計得有如某某酒店、某某國家文化風味、某某設計師風格等等;我們願意花費更多的金錢去打造一個休閒享受以及耀人眼目的裝飾和設計,不僅是讓自己可以享受在其中的美好,也可以讓進來參觀的人羨慕和誇耀。漸漸地,擁有房屋從屬於基本需求的“居所目的”,變成了一種炫耀性的消費物品,顯示了房屋主人的身份和社會階層地位。

基督徒有必要檢視本身的房屋作為一種“生活的安全感”的心態,以不至於將房屋產業看作為一種生活追求的中心點,這一點我在《我是新加坡的「無殼蝸牛」》一文中有提到。人們的心情和情緒嚴重地跟著房屋價格起落不定,這是由於我們過於在乎本身房屋的價格是否能夠為我們帶來經濟利益,而這成為我們非常關心的事物,而忽略了身邊許多更加需要被關注的事物。人們經常都會處在一種弔詭矛盾的情況:當你還為擁有房子的時候,你多麼的盼望市場房子的價格不會上升,而最好是下跌許多;然而,當你已經成功擁有了房子之後,你多麼的盼望你的房子價格繼續地上升,越快越多越是好,而你卻忘記了當初你希望房價下跌不攀升的心情。當你正在為著你的房子價格的上升而心中沾沾自喜和興奮之時,你是否也意識到這同時也意味著有一些低收入的群體因此無法有能力去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居所生活需求?

房屋真的成為我們的“生活安全感”?也許未必,因為慾望往往促使我們追求更加豪華的房屋,尤其是當我們可以從現有房屋的售賣中賺取更高的利潤和回饋,以至於我們能夠負擔得起更加美好的房屋。最初的“生活安全感”已經不再是我們的目的,而取代之的是“生活優質感”,意味著一種優質的生活形態。在如此“過剩”的條件下,上帝作為“生活的安全感”是否還是當初那樣的真實性和貼切性?



(三)

當房屋不再被單純地視為一種生活基本需求,而是意味著生活的一種優質形態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也會跟著受影響。由於房屋象徵某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形態,因此我們對某人的印象和偏見難以避免地先入為主,以他們的房屋的“豪華程度”為根據。因此,當人們搬新家的時候,特別舉行House Warming邀請親朋戚友來參觀,而往往我們有時候需要將房屋“打扮”得好看,以至於不會“蒙羞”。

在這方面尤其對教會來說是需要特別留意的。許多時候,教會都有家庭小組的聚會,設定在某人的家裡進行。對於那些擁有優雅好看的房子的信徒,當然都會非常願意開放自己的住所來進行小組聚會和活動,而往往其他的信徒會因此感到羨慕。然而,若可以的話,教會需要幫助信徒明白一個人的房屋的豪華簡陋並不代表一種不可見人的羞恥,而房屋裡面所承載的“家”才是基督教信仰所看重的。教會信徒更應該選擇去參觀,或者在這些不豪華的地方進行聚會和活動,不僅讓這家的主人將焦點從簡陋的建築物轉移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也看到基督教信仰群體彼此關心生活上的需要,了解信徒現實中的生活情景,更同時成為對那裡簡陋地區居住的居民的一種活生生的見證:作為道成肉身的基督的地上代表“教會”,謙卑來到貧窮和不起眼的社會群體中進行關愛的服事和接觸。教會的恩典式見證的行動,並不只是透過“豪華的建築物”中來吸引人,更是在“被邊沿和不被看重的地區”中進入人群中,把恩典施予出去。

而最後一點要提及的,乃是聖經裡經常談論的“善待寄居者”的教導和誡命。“寄居者”象徵著沒有居所的群體、面對生活需要有缺乏的群體,甚至包括那些面對社會不公平對待的邊沿群體。這方面尤其是要針對那些擁有房屋產業,而透過出租而獲取經濟利益的基督徒。這並不表示基督徒不可以從出租房屋賺取額外收入,而重點乃是我們是否有基於“善待寄居者”的教導原則為出發點,來看待我們的產業。若我們將自己的房屋產業視為上帝的賜予,而上帝也是那真正的擁有者,那麼我們將如何看待那些真正需要房子居住的“寄居者”?我們是否擔心“吃虧”而必須根據市場所設定的離譜高攀租金價格來出租給那些也許負擔不起的“寄居者”?我們是否按照“善待寄居者”的教導,施行當今社會所嚴重缺乏的“行公義,好憐憫”的恩典行為,讓那些有需要的寄居者從中領受到上帝對他們的護佑和看重?若信仰需要考慮作為一種經濟的理性計算的“吃虧”,信仰將永遠無法完全地展現出“禮物的恩典”。



結語:

教會作為代表基督的一個另類群體,在其見證上不應該僅是一種“做事情”的道德善行,而也應該是注重一種以其基督教信仰為“信念和精神”來活出一個另類生活方式和原則的社會性門徒群體,為當今教會外的社會提供另一種天國式的生活方式的可能選擇,叫周遭的人看見了便可以認出我們是天國的子民(而不是認出那懸掛在建築物高處的宗教標誌)。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1 comments:

Item Reviewed: 「購買房地產」的基督教倫理之初探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