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22 November 2012

萊納斯稀土已進入國土,我們該怎麼辦?

稀土已進入我們的國土!

就在300公里反公害綠色苦行展開之際,昨晚卻傳來萊納斯稀土廠的原料已在關丹港口登陸,並且被送往稀土廠的消息。萊納斯公司今天發表簡短文告證實,約100個貨櫃的稀土礦砂已經抵達關丹,而且大部分貨櫃如今已經進入萊納斯稀土廠,將在未來數日內啟動運作。令人感到憤怒的是,這些貨櫃是在警方的“護送”下,陸續被運往稀土廠。警方封鎖了從港口到萊納斯稀土廠的主要道路,​​而且以三輛警車護送這些貨櫃前往稀土廠。警方阻止人們接近,同時禁止他們拍照,也不斷驅趕他們。

萊納斯根本不需理會你!

從昨晚政府靜悄悄地暗地裡運作的行為來看,政府不想導致人民更大的抗議。然而,今天萊納斯卻公開承認稀土已成功進入我國。難道萊納斯不擔心我國人民的反抗?萊納斯這樣的公開性舉動,正顯示了這家來自澳洲的稀土生產大企業所在乎或擔心的並不是馬來西亞的人民。他們所在乎的,是他們公司的股東和投資者。文告的發表對象,不是告訴馬來西亞的人民,而是為了安定他們的股東和投資者。雖然這顯然激怒了大馬人民,但萊納斯根本不在乎這些。對他們來說,萊納斯的稀土生產勢在必行,他們會盡快地開始運作其工程,絕對不能再容許任何拖延而導致的嚴重損失。

萊納斯根本沒有意思要從關丹撤退,他們在意的,只是生意上的利益,至於當地人民的健康和未來,這不在他們關心的範圍裡,也不是他們完全的責任。作為跨國企業的萊納斯公司,商業和經濟利益永遠都是他們的首要考量。他們是不會放棄任何賺大錢的機會。所以,他們只按著他們做生意的原則,他們根本不會理會任何的抗議和道德考量,只要他們獲得政府的批准就行了。

政府也沒力氣理會你!

政府最主要的角色是保護人民,而不是維護外來投資者。政府的終極責任是確保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法律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而不是強勢的企業集團。在萊納斯的課題上,政府的角色是本末倒置的。當然,這已是國陣50年來一貫的作風,這裡沒什麼值得我們再去討論的必要。

反萊納斯公害抗爭運動從去年起至今,大約也有一年了。政府幾乎看來有點不耐煩和疲累了。從較早前的比較積極的回應,到近期的冷漠和不理不睬的回應方式,已明顯看得出政府的“決定”:他們不會再理會任何反對的聲音,即使再有多少人出來反抗。你我期待納吉真的會來到獨立廣場會見人民?已過了這麼久,我們是否有聽到首相對稀土課題的正面回應嗎?他已經將這課題推給其他人去處理,他盡量將自己置身於外。首相是不會再理會我們這班胡鬧的傢伙,別這樣天真!

真正的對象,也許就是彭亨州務大臣,甚至還有可能是某些王室家族。國陣內部的朋黨文化,主要人物不是納吉,裡頭埋藏著許多重要人物,而彭亨州的家事也許根本輪不到納吉說話。納吉只能任由那些在彭亨州裡的國陣朋黨去管理,他根本沒辦法去阻止這些貪污的巫統領袖,他也沒有能力這樣做。這可能就是為何他都沒有表明立場和一直採取不回應的方式。若說真正的關鍵者人物是州務大臣,那麼更不用多談了。從他一開始的那副囂張模樣,你就可以知道他是那種不會聆聽民意的LC傢伙。對他來說,反公害組織根本算不得什麼。你繼續反你的,繼續反國陣。他呢,他繼續在背後進行他的選票收買行動,確保本身的政權繼續保住。如今,我們的問題是,誰還在聽我們的聲音?也許,現在在聆聽我們的只有平民老百姓。

反萊納斯的抗爭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這條反公害的抗爭道路,我確實看到了許多巨大的改變,歷史性的突破,這是非常令人感動和激勵的。這也漸漸地顯示出這個國家和其人民的民主之進展。如今稀土已進入了這片土地,許多人都開始感到非常憤怒,甚至大罵粗口要推翻這個邪惡政府。聽到這個消息,我相信多數人除了憤怒,肯定是帶有點失望和悲傷。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們都做了這麼多,好像都沒用,根本無法帶來什麼改變。我相信這樣的疑問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是提問者本身感受到“現實狀況”。坦白說,沒有人可以完全保證任何社會運動都一定能夠帶來實際的效果和改變,沒有人可以完全肯定這一點。如今萊納斯稀土廠極大可能將要開始運作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過去以及現在所做的都是白費的?

我總覺得有時我們真的需要多方面的抗爭方向。在現實中,抗爭這條路不一定就會成功,即使成功了,也可能是延遲的成功。我們確實需要有這樣的現實意識。對我個人來說,抗爭除了需要有對公義的堅持,也需要有一種對在苦難中堅持的盼望力量。在公義方面,我們要極力地去反抗邪惡的力量,阻止那些邪惡計劃得逞,這是保護人民免受傷害的一種途徑。然而,在反抗過程之際,有時候事情的發展並不如我們所願,邪惡的計劃仍然得逞,苦難正發生於人民身上,我們無法阻止它的發生,就好像稀土如今已進入我們的土地。這時的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如何去面對苦難的發生以及對苦難者的保護和憐憫。

簡單的說,一方面盡力去阻止人民受到危害,一方面盡力去保護那些已受到危害的人民。我們不能只依靠一種反抗式的抗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有Plan B來應對不同的情況發生,尤其是當最壞的情況來到我們所無法阻止的地步,我們總要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和準備。也許我是一個比較現實和悲觀的人,看事情總會從最壞的情況去理解。我們正面對著很多問題,不只是萊納斯公害問題,也包括貪污、不公選舉、警方暴力等等。因此,在抗爭運動中,我們需要許多不同的聲音,行動,意見和解決方案,甚至是看待事情的不同視角。我們總不能一味地以上街示威、拉布條抗議、網上發言等等就以為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而完全忽略了我們還可以做的其他行動。

比如說,在反萊納斯稀土的問題,我們不能只是一直以下屆大選推翻國陣為唯一的解決方案。只要國陣下台,就能解決稀土問題。但我想要問,萬一下屆大選國陣還是繼續執政的話,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繼續上街抗議?繼續示威拉布條?到時候國陣理你都傻。或者比如說,在Bersih訴求的課題上,我們也不能只是一直以上街示威或是出來投票等等為唯一的解決方案。要如何換掉這個邪惡的政府?很多人會說:透過民主的制度,出來投票把這個壞政府給換掉。但假設如果在下屆大選,民聯原本可以成功執政而由於骯髒的手段而最終輸掉了執政權給國陣。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做?請別再告訴我,再出來上街示威,舉行另一個Bersih大示威。到時候國陣也理你才傻。

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來到一個糟糕的地步,就好像如今稀土已進入了國土,我們還是要繼續抗爭下去,儘管我們真的不知道這條抗爭之路還要走多久。既然如今我們不能完全阻止這個傷害,我們還可以做的,就是將這個傷害減輕到最低。我們如果現在暫時無法阻止萊納斯稀土廠的運作,至少我們可以開始去想辦法,如何更嚴謹地去督促和監督稀土廠整個的運作,確保安全地處理稀土廢料,盡量不讓傷害來到嚴重的地步。我們需要更多在這方面的專家來貢獻出他們的專業意見,若發現稀土廠的運作出現不安全的處理程序,我們就要公開地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這是至少我們如今能夠做的最可行的打算和預防措施,雖然未必是最理想的,但我們應該學習與這片土地一起共同面對這個傷害和苦難,盼望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解脫。

民主,也意味著一種共同承擔苦難的愛和盼望

我想要說的,這條民主抗爭的路不是風雨無阻的。越是正義的抗爭,越是艱難,而往往那些看來注定要失敗的抗爭,才更顯示出那是一場正義之戰。作為公民的我們,除了抗爭,也需要有一種願意去承擔苦難的愛和盼望,這也是讓我們可以繼續抗爭下去的力量。看一那些許多有正義感的領袖的抗爭,好像馬丁路德金、昂山蘇姬、曼德拉等等,他們的抗爭甚至是經歷了數十年的苦,但他們最終看到了希望。如果我們暫時無法阻止這邪惡的力量,如果我們暫時無法阻止這災難的發生,我們還可以做的,就是願意去與受苦者共同面對和承擔這苦難,帶著愛和盼望的力量與他們站在一起,為他們的困境想辦法。就算無法完全避免傷害,也至少能夠將傷害降到最低。在民主的道路共同走下去,不只是為了走一條順利的路;更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共同走一條艱難的路,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考驗。

對於任何渴望民主和自由的人,我們千萬不能失去信念,而這個信念就是一種看不見的信心(相信),一種對民主和自由的渴望和盼望。只有帶著這樣信念的人,他們的眼睛是看到了,因此他們願意相信,這就是他們的信心。邁向民主的道路,我們需要帶著堅定的信念和相信,繼續勇敢和盼望地走下去,這就是一種堅持,即使我們目前沒有看到什麼效果,但我們卻相信,改變正在發生,因此我們不停下來。即使需要一起承擔苦難,我們也帶著盼望一起地去面對。當我們繼續堅持的時候,那一天就向我們迎面而來,總有一天我們相信我們會看見。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3 comments:

  1. 從百里苦行這個活動開始時,
    已經開始質疑朝野黨的當地父母官/議員。
    無人表態。

    反觀,百姓們的實際物資捐助,
    一個個不管男女老幼,不分貴賤,
    參與這段苦行。
    無法參與的,就印傳單,演講,宣傳。


    我依然天真的相信,
    就算這個國家處於無政府狀態,
    百姓們依然會互相扶持。

    ReplyDelete
  2. 革命尚未结束,同志尚须努力!

    ReplyDelete
  3. 毒廠來馬,大家心慌慌,關丹人怕毒漏出來,使關丹變特種人基地。
    然后有人數百里長征,引起眾人注意,然后政府還是不理不睬。因為關閉毒廠犯了某某的“財路”。

    若富人關心此事,不如集資,收購毒廠,私有化之。毒廠東主要關閉關丹毒廠,易如反掌,也不需過問馬來西亞政府。我國該有很多富人吧?

    ReplyDelete

Item Reviewed: 萊納斯稀土已進入國土,我們該怎麼辦?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