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兩個星期前推出的《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是《猩球崛起》系列的第二集。這一集的《猩球崛起2》無疑是少數認真回應上述艱難提問的一部誠心製作的作品。
在本文中,筆者並不打算做技術性方面的評論(相信這方面讀者可以在許多影評中找到),而更傾向於探討電影中嘗試傳達的重要信息,以及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議題。以下筆者在盡可能不透露太多劇情的情況下去寫這篇電影觀後感。若有讀者未看過上一集的話,可以去找來看看,當中有值得思考的東西。在這裡就不重提,有興趣者也可以參考我以下的舊文,關於上一集的觀後感:《人猿星球的崛起》: 出埃及記。
關於第二集的劇情發展,也許多數觀眾會預測一場人猿與人類之間的統治權爭奪之戰。但導演卻讓許多如此期待的觀眾失望了。「和平共存」也許是在這一集裡導演(上一集的導演是另有他人)想要傳達的核心信息。電影在敘述故事上表達得很細膩,不以那種打打殺殺的刺激感官場面來娛樂觀眾,而是將那些微小的情感變化過程有誠意地表達出來,帶給觀眾在心靈層面的思考。
簡單敘述這一集的故事發展,發生於十年後的舊金山:
簡單敘述這一集的故事發展,發生於十年後的舊金山:
承接上一集片尾的暗示,人類正面臨猿流感的侵襲,在死亡的恐懼籠罩之下,人類不斷互相搶奪及自相殘殺,最後僅存少數對猿流感免疫的人存活。在舊金山倖存的人們由於資源匱乏,所以必須進入郊外的森林中,驅動年久失修的水力發電機來繼續維持生存的需求。相對的,在另一端舊金山市郊外森林中。10年後的凱撒已建立了屬於人猿的家園,並擁有自己的知識傳承和制度。他們猶如在桃花園中與世無爭、自給自足,可是這一切的安定卻因為人類開始踏入這森林後轉而變調。凱撒對人類的態度受到其手下的質疑,領導者的地位岌岌可危。面對內憂外患的侵襲,凱撒將如何對面這樣的掙扎?
導演和編劇聰明地將劇情安排得更合理,將人類和人猿雙方的勢力安排得平等,勢力不相上下:原本優勢的人類因病毒的侵略而正面臨存亡的危機(失去文化),而另一方的人猿開始學習如何更好地生存,如團結、教育、捕獵、領導(建立文化)。
前半段的劇情都在描述凱撒(人猿代表)與男主角(人類代表)的接觸和認識,合作與共處。導演透過這兩者的接觸過程和細節隱隱道出凱撒的處理原則,以及他的掙扎。而真正的掙扎是「信任」。我們憑著什麼來決定對一個人的信任,往往更多來自於對對方的偏見而不是自己的原則。對方的種族、家庭背景、外表、說話方式、教育程度、社會地位等等成為我們信不信任對方的關鍵。有些也來自於過去不愉快的經歷而產生的偏見(如被某種族的人傷害過)。
這樣的偏見差距更具體地凸顯在凱撒和柯巴身上。柯巴(Koba)在上一集中成為研究室裡被人類當作藥物研究的對象,殘酷的虐待帶給他極度的傷害和仇恨。即使這些已是過去的經歷,但卻無法平撫心中難以磨滅的傷痕,導致他始終無法信任人類,甚至有報復之心態。反觀凱撒是幸運地被收留撫養的人猿,在主人的愛和保護下健康成長。因此凱撒才會認為,柯巴從人類身上學到的是仇恨。
電影基本上展示了在處理與他人的關係上的幾個方式:(一)和平共存 (二)井水不犯河水 (三)消滅對方。整部電影絕大多數的篇幅都在描述一件事:作為人猿領袖的凱撒如何從原先抱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心態,到最後轉變成願意「和平共存」的嘗試。但故事最後發展成無奈的「消滅對方」。更重要的是,因「消滅對方」而帶來的戰爭所造成的傷害其代價是非常高(失去生命、親人、社會和平、帶來惡性循環的仇恨等等)。也許,戰爭永遠只能是逼不得已和毫無選擇的最後選項。
現實中的實況永遠是複雜的,就如雙方都是為了各自的存亡危機而做出「自我保護」的決定。在這電影中,人類需要進入水壩發電廠,這是唯一能夠讓人類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但這發電廠卻位於人猿的土地;而人猿只想要自由地在這片土地生活,和平地遠離人類。面對彼此,雙方都有恐懼和擔憂,甚至不信任。面對這種難以抉擇的處境下,唯有曾經接觸過人類的凱撒才清楚體會到,「合作」與「共存」才是唯一可以維持和平的方法。
相信一些觀眾會蠻同情凱撒所面對的處境。他是一個有智慧的領導者,但也是個孤獨的領導者,因為在他的社群裡並沒有人可以體會他的心,這基於他與眾不同的經歷(幾乎所有的人猿都曾被殘忍虐待地關在牢裡或實驗室裡),讓他對人類還有所保留。
在這裡有幾點是值得一提的:
在這裡有幾點是值得一提的:
「No-gun」是凱撒一直強調的原則,也是與人類合作其中一個不能妥協的條件。武器除了具有攻擊性的危險,也可以是自衛的象徵,因此「持槍」一直是美國最具爭議性的課題。凱撒的「No-gun」明顯地正暗示和諷刺美國所一直強調的和平與自由,而背後其實正凸顯出其自衛思維的「無安全感」和「不自由」。美國需要的是更多的愛和信任。
若觀眾有細心地留意,不難發覺導演在許多細節中安排了溫馨和感動的一面(這是《變形金剛》導演Michael Bay應該多多學習的地方),尤其導演和編劇特別刻劃出凱撒的主人曾給凱撒留下的愛的影響,這份深刻的愛和情義造就了凱撒的「人性」一面。
在電影的開始,凱撒表示偶爾會懷念人類(我認為是指他的主人);電影後半部,他選擇回到那間曾經熟悉的家(他主人的家),也發現那遺留的錄影機裡的錄影(主人教導凱撒什麼是「家」)。「家」是這一集裡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也是凱撒治理其人猿社會的關鍵原則。家,象徵著歸屬、保護、安全、愛和信任,是人(猿)與人(猿)之間關係的態度。因此,凱撒一直向其他人猿傳達這重要的原則:人猿不自相殘殺(Ape not kill ape)。
更有趣的是凱撒所使用的人猿標誌:圓形的窗戶。這不是普通一般的窗戶,而是那個他成長的「家」,已深深烙印在心中的「窗戶」。也許,這個「窗戶」標誌會一直提醒他什麼是「家」,因為「家」並不是理念上的概念,也不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活生生的一種生命體驗和經歷。
此外,導演也安排了一段「短暫的和平」:當水壩修好而電源恢復後,一首經典老歌播放了起來,男主角一群人與凱撒頓時被這樣的懷舊而吸引住,暫時沉醉於這似乎消失許久的和平時刻,也許這音樂勾起了過去那曾經美好的時刻和回憶。只可惜多數的美好都是如此短暫和難以留住。
此外,導演也安排了一段「短暫的和平」:當水壩修好而電源恢復後,一首經典老歌播放了起來,男主角一群人與凱撒頓時被這樣的懷舊而吸引住,暫時沉醉於這似乎消失許久的和平時刻,也許這音樂勾起了過去那曾經美好的時刻和回憶。只可惜多數的美好都是如此短暫和難以留住。
在電影的最後,導演並不以「說道理」的方式結束,而是透過一個簡單的畫面和對話,嘗試引導觀眾離開戲院後繼續思考一個現實中的難題,這也是整部電影最令人感到沉重的畫面:凱撒與男主角頭碰頭的彼此珍惜、感激和信任。「我以為我們可以和平相處」、「我以為我們可以不需要戰爭」.....。「我以為」,都是每一個美好和平的領導者的無奈和遺憾。
電影中有著與其他戰爭電影相似之處,也是讓觀眾感到無奈和遺憾的:其實多數的領袖們都不希望戰爭的發生,可是最終他們卻無法阻止,因為很多時候這些戰爭經常始於一小群人的自私和怨恨,而這些都往往來自過去的痛苦經歷。
這裡筆者想要分享電影中所看到的一些信息,是值得我們去思考:
凱撒被陷害而受傷並獲得男主角拯救後,這時虛弱的他承認自己的一個錯誤(我很欽佩能夠意識到這種錯誤的人):“I always thought ape better than human. I see now how much like them we are.” (我一直認為人猿比人類更好。但其實我們跟他們沒分別)。這種非常普遍的身份偏見思維,使我們永遠覺得「我們更優越」。「華人比馬來人更優秀」、「基督徒比非基督徒更有道德」......,這些滲入在思維中的偏見使我們難以看見他人的「好」,而選擇更相信「自己人」。
這部電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隱伏而需要被關注的「我們」vs「他們」的意識形態。這種帶有部落主義(Tribalismt)傾向的思維預設了一種在道德、知識或生存上優越心態的「我們」,並以此定義那些在「我們」之外的「他們」為懷有惡意、不可信任或差勁的。
這對基督教會來說是個重要的提醒,因為筆者覺得基督信仰主要不是以「道德高尚」來吸引他人信服福音;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許多非基督徒比基督徒更道德、更良善。帶著「唯獨基督教最好」的比較思維,最終只會導致虛偽的自我良好感覺,只看見他人的「不好」,只看見自己的「好」,無法從他人的「好」反省自己的「不好」,然後自己關在教堂裡歌頌上帝的偉大、教會的神聖。我倒覺得,教會外的非基督徒更渴望看到一個誠實、真誠、真實的基督信仰群體。
還有最後一點值得一提(要稱讚導演和製片商):當你看完這部電影後,再回頭去看看預告片(以下我也附上連結)。你會發現有趣的是,預告片的結尾似乎暗示著一場更大場面的爭戰正要發生(面帶嚴肅的凱撒正舉起右手,像是準備下命令於身後一大群手下,預備開戰)。就如絕大多數好萊塢電影都跟隨這種「終極大場面」高潮收尾的主流手段,看過預告片的朋友肯定會以為預告片的結尾就是電影中將會出現的「人猿與人類」的終極大決戰。但導演卻拒絕採用這種方式來討好觀眾(事實上預告片的結尾畫面,並不是什麼終極大決戰,而是出現電影一開始的部分:凱撒率領人猿們一起去捕獵)。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就像戲中的那位柯巴,一名喜愛爭戰的假和平者,實際上是在消費戰爭。我們都在一種矛盾中:我們表面上反對戰爭、心痛受害者,但其實我們潛意識中是渴望享受戰爭所帶來的那種刺激感。看看我們現今所喜愛的電影類型,沒有爆炸和開戰的大場面仿佛無法滿足我們內心的那股欲望;越火爆,越刺激,在大城市裡轟炸高樓大廈,但對於所造成的慘劇和破壞卻輕輕略過。我們對電影的評價更經常來自最後的那場大場面,來斷定那是一部「值得」和「好看」的電影。
在這方面,導演真正做到提倡和平,不以「暴力大場面」作為吸引觀眾的賣點,而是以「和平」的信息作為電影的核心價值。導演在預告片裡那有趣的設計也許是對我們這些假意愛好和平的觀眾做一種暗示的「諷刺」:你們這些多麼期待看到爭戰的觀眾!
在觀賞完這部講述「和平」與「衝突」的電影後,近期開戰已有三周的「以巴衝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更讓筆者感觸良多。
當看見許多人批評某一陣營,有支持以色列的,也有惡劣譴責以色列行為的巴勒斯坦支持者。這部電影提醒了我們一點:拒絕隨意標簽。這世界上有太多太多艱難的衝突和紛爭,並不是一方全對而另一方全錯的情況。雙方都有其堅持和做決定的根據和理由,而且我相信雙方都有「好人」,也有那些為了自身利益和帶有仇恨的「壞人」將事情演變成不可避免的流血衝突。
如電影中所呈現的「彼此不信任」和「自我保護」局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難以放下眼前的防衛心。要求兩者協議放下武器,但「不信任」總是帶來放不下的顧慮:擔心虛假的對方會違反協議而反擊。因此,彼此都不願意做出妥協,因為都不相信對方真的會遵守和平協議。要求被視為極端武裝組織的哈馬斯停止發射火箭攻擊以色列,但哈馬斯也會擔心以色列反口而企圖消滅她。要求以色列停火,並解除封鎖六年的加薩,這也會令以色列擔心哈馬斯不守諾言和反擊而帶來對其人民的危害。因此,雙方如今所採取的不是「和平共存」,而是「消滅對方」。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