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工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著去出席《世界與教會》讀書小組。這也許可說是我第一次參加類似的讀書小組。過去聽過很多有關讀書小組的消息和宣傳,只是無法配合得到時間固定的參與。嚴格來說,在台灣中原大學第一學期的期間,曾經與一群來自大馬的同學一起組織一個“實驗性”的讀書小組。雖然最終沒有完成任務,但是當中的過程和學習是值得的。
談到“讀書”這回事,在過去的時候它是離我非常遙遠的,因為“讀書”不是我的喜好。這裡的“讀書”應該是說“閱讀”(Reading),而不是“唸書”(Studying)。閱讀對我來說只是為了應付學業和功課、考試和成績。我較有興趣的東西反而是音樂、電影、舞蹈、設計和繪畫。我的家庭文化也不鼓吹閱讀的習慣,因此我從來都不會主動地去閱讀(閱讀報章是例外)。最明顯可以證明的,就是我的成績。通常,語文科目(尤其是中文)的成績都是比較差的,但是我從來沒有“悔改”過,因為我覺得語文並不重要,而知識性的學問比較實用。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我進入大學第二年的時候,開始有了改變。這樣的改變真的影響我的一生,也朔造了我的生命。這一個改變我的人,在這裡我需要提起他的名字,他就是我的大學學長:鵬翔。和我在大學相處的兩年時間,我沒有記得多少他告訴我的話,但是就只有一句話是我到如今還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在他即將畢業離開校園的有一天,他帶著用心良苦的語氣對我說:“加恩,記得要多多閱讀。”就是這麼簡短的一句話我還留到現在沒有遺忘。自從那一年他離開後,我開始嘗試展開我的“閱讀”旅程,我知道他的這句話是一個他真實所體驗的生命,是他本身生命的一種見證,因此我相信他對我說的話。
除了鵬翔弟兄,還有兩位長輩也是對我的“閱讀”旅程帶來許多衝擊。第一位是陳俊明牧師(我又提起他了),他是我剛開始出來工作以後所認識到的一個知識分子類型的年輕牧師。我形容他為“熱血”型的學者牧師,好像急著要衝去前線開戰似的那種類型。對於閱讀這方面,他是唯一一個不住催促和鼓勵我要加油,苦口婆心地勸我要用心和專注。另一位比較長輩的是,余德林博士(稱他為博士較為恰當)。他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馬來西亞學者,對於他想要去完成的事情,他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有計劃和方向地去推動。在英國獲取博士學位的他,帶著一種在信念和異象,盼望可以為馬來西亞的年輕基督徒和知識分子帶來改變和突破。
陳牧師和余博士的不同個性,也為我帶來了一種在閱讀上的“平衡”。對我而言,陳牧師是比較講究速度和效率,而余博士則是較講究“慢工出細貨”。因此,陳牧師會希望我做更多的閱讀,並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好讓可繼續做更多不同的閱讀。我相信陳牧師非常清楚馬來西亞知識分子的狀況,我們是需要承認自己已經比別人落後和慢了許多的無知者,現在只能盡量拼命地追趕上去。對於余博士來說,他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和步驟。他不怕你慢,只怕你走錯了路,白白浪費你的光陰。因此,他會告訴你現階段所需要的閱讀方向和目標,建議你所需要優先專注的是哪些方面的閱讀和思考。他要的是堅固的基礎,然後才能有更好的建造。這兩種看來好像相反的方式,對我來說卻是能夠給我達到一種平衡:在趕緊腳步的閱讀過程,不忘記需要清楚思考和留意每一個階段的腳步。是的,我並不講究速度,但是如今現實的情況也提醒我需要加緊速度和努力。
讓我們回到“讀書小組”這件事情。剛才的《世界與教會》讀書小組,大約有7-8位的參與者(不包括陳俊明牧師、還有三位來自吉隆坡的弟兄姐妹),當中有教會的牧師和傳道人、社會工作者等,來自柔佛和新加坡兩地。大家一起拿著《世界與教會:作門徒的政治》這本書,分享在閱讀中所受啟發的想法和意見,一起探討一些相關的課題等。
奇怪吧,怎麼都沒有學生參與?怎麼讀書小組都是一班工作者(教會工作者也算是工作者)在參與而已?這就是我們所面對的現實矛盾和悲哀。
在求學的時期,尤其是大專學生和研究生,通常都不去參與或組織這樣的讀書小組,而且事實上是根本沒有興趣於閱讀這件事情上;反而,現在等到畢業後出來社會工作和忙碌了,才回頭想要做一些建設性的閱讀。大學生不是應該做更多的閱讀和求知嗎?怎麼現在輪到工作者需要做大量的閱讀?擁有更大時間和空間的大學求學時期不是更適合做許多的閱讀嗎?怎麼現在卻是那些在社會長時間勞力而空閒時間非常有限的工作者正在抽出“沒有時間”來閱讀?
上述的論述並不是我隨意說說而已,而是我親身的真實經歷。首先,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第一件事,是說服你自己。說服你自己為了什麼原因和“益處”,你還要去做這些閱讀。沒有給自己很好的理由,你也許不能夠撐到最後,因為這個現實的經濟社會正告訴你需要些什麼東西,尤其是那些能夠幫助你達到成功的路徑。接下來,就是你的時間。通常放工回家,吃了晚餐和洗澡,大約已經8點多了;若你需要在12點前去休息,你可以用來閱讀的時間最多只剩下3個小時。這3小時的時間還不包括你上Facebook去看看你的朋友狀況,以及和家人愛人相處的時間。也許剩下2個小時的時間你可以閱讀,不過這還必須考量你剩餘的體力、腦力和精神是否能夠撐得住這兩小時的閱讀和思考。我本身就試過閱讀到睡著了(不是因為讀物的問題),結果還忘了調鬧鐘明早起床。我告訴牧師,我現在只能做到一個月完成一本書。陳牧師告訴我,至少要做到一個星期最少200頁的閱讀。如果真的要達到這樣的水平,一個星期七天,一天就需要閱讀大約30頁,而每一天剩下來的那兩小時就需要完成30頁的閱讀(如果這是小說或是哈利波特,30頁也許不是大問題)。當然,週末的兩天假期,你可以作更多大量的閱讀,可是現實中不會有多少人想要在假期休息時間去閱讀。所以我說,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堅持下去。
這就是我所謂的現實情況:我們需要從好的起步做起,我們需要將焦點放在有潛能的事情上,這不是現實,而是講求實際和效果。我並不是反對那些出來工作了的人無法繼續作大量和深入的閱讀,只是覺得他們需要非常堅定的毅力和心志去達到目標,這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這是為何我個人認為讀書小組的最佳對象,應該是針對大專生和研究生為優先,甚至是從中學時期開始。為這些年輕人打好了根基和堅定的思維,我相信將來馬來西亞基督徒當中要出現許多真正的博士不再是遙遠的目標和夢想。
馬來西亞的基督徒年輕人正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教會和基督教學界需要去認真思考的,關乎基督教的將來。我們都比別人慢了許多,不是因為我們的學習能力比人家慢和差,而是我們起步比別人慢了許多,我們的根基比別人不足許多。我們的現實就是我們只能等到大學完畢後,才打算和能夠去追求我們想要去做的(如念神學、做基督教學術研究、走向不一樣的理想)。因此在大學時期,我們只能認命地選擇社會所需求的“科系”作為生存的後路,因為活在現實中的我們最終還是需要一門有實際用途的學問來求生。等到我們念完3-4年畢業出來以後,我們可以選擇出去工作賺錢,或者繼續深造。這時候,已經不會有太多人願意選擇“轉行”去神學和學術研究領域。
教會若能夠在中學時期的時候好好培養起一班有遠見和異象的年輕人,用10-20年的時間好好裝備和引導他們,相信將來要培育出許多的基督徒的博士並不是艱難的任務。從曾慶豹博士、余德林博士他們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在大學求學的時期就清楚認定他們將來要走向的道路和方向,以至於他們一路以來在學士、碩士和博士的選科上,都是有一致性的目的和定向。
無論如何,讀書小組這樣的“非現代性”文化需要在基督徒群體裡再次被建立起來,尤其是在教會裡。除了閱讀和明白聖經,基督徒需要建立起如Graham Ward(《世界與教會》的作者)那般的廣泛學習和見識,使我們能夠辨別這個時代的徵兆和現象,如此我們才能有效和確定性地為上帝作見證。那些反對知識分子的教會領袖,我只能感嘆他們的無知只會把繼續教會停留在“教會”(Religious Institute)。而那些不閱讀的牧者和傳道人是非常可悲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如今正處在什麼時代的處境中。盼望這樣的讀書小組至少成為馬來西亞基督徒群體的一個“具有潛能”和“前瞻性”的開始,而我相信這也是“拯救馬來西亞基督教信仰潛在危機”的一個實際行動。
保羅如此勸勉我們:“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 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 ,直到基督的日子。(腓1:9-10)知識和見識, 使我們的愛心不至於變得盲目和無知,而使我們能夠分辨 自己的愛心是在真理裡面。也別忘記,我們的愛心,也是檢視我們是否在 知識和見識上的裝備是走對了方向。
談到“讀書”這回事,在過去的時候它是離我非常遙遠的,因為“讀書”不是我的喜好。這裡的“讀書”應該是說“閱讀”(Reading),而不是“唸書”(Studying)。閱讀對我來說只是為了應付學業和功課、考試和成績。我較有興趣的東西反而是音樂、電影、舞蹈、設計和繪畫。我的家庭文化也不鼓吹閱讀的習慣,因此我從來都不會主動地去閱讀(閱讀報章是例外)。最明顯可以證明的,就是我的成績。通常,語文科目(尤其是中文)的成績都是比較差的,但是我從來沒有“悔改”過,因為我覺得語文並不重要,而知識性的學問比較實用。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我進入大學第二年的時候,開始有了改變。這樣的改變真的影響我的一生,也朔造了我的生命。這一個改變我的人,在這裡我需要提起他的名字,他就是我的大學學長:鵬翔。和我在大學相處的兩年時間,我沒有記得多少他告訴我的話,但是就只有一句話是我到如今還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在他即將畢業離開校園的有一天,他帶著用心良苦的語氣對我說:“加恩,記得要多多閱讀。”就是這麼簡短的一句話我還留到現在沒有遺忘。自從那一年他離開後,我開始嘗試展開我的“閱讀”旅程,我知道他的這句話是一個他真實所體驗的生命,是他本身生命的一種見證,因此我相信他對我說的話。
除了鵬翔弟兄,還有兩位長輩也是對我的“閱讀”旅程帶來許多衝擊。第一位是陳俊明牧師(我又提起他了),他是我剛開始出來工作以後所認識到的一個知識分子類型的年輕牧師。我形容他為“熱血”型的學者牧師,好像急著要衝去前線開戰似的那種類型。對於閱讀這方面,他是唯一一個不住催促和鼓勵我要加油,苦口婆心地勸我要用心和專注。另一位比較長輩的是,余德林博士(稱他為博士較為恰當)。他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馬來西亞學者,對於他想要去完成的事情,他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有計劃和方向地去推動。在英國獲取博士學位的他,帶著一種在信念和異象,盼望可以為馬來西亞的年輕基督徒和知識分子帶來改變和突破。
陳牧師和余博士的不同個性,也為我帶來了一種在閱讀上的“平衡”。對我而言,陳牧師是比較講究速度和效率,而余博士則是較講究“慢工出細貨”。因此,陳牧師會希望我做更多的閱讀,並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好讓可繼續做更多不同的閱讀。我相信陳牧師非常清楚馬來西亞知識分子的狀況,我們是需要承認自己已經比別人落後和慢了許多的無知者,現在只能盡量拼命地追趕上去。對於余博士來說,他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和步驟。他不怕你慢,只怕你走錯了路,白白浪費你的光陰。因此,他會告訴你現階段所需要的閱讀方向和目標,建議你所需要優先專注的是哪些方面的閱讀和思考。他要的是堅固的基礎,然後才能有更好的建造。這兩種看來好像相反的方式,對我來說卻是能夠給我達到一種平衡:在趕緊腳步的閱讀過程,不忘記需要清楚思考和留意每一個階段的腳步。是的,我並不講究速度,但是如今現實的情況也提醒我需要加緊速度和努力。
讓我們回到“讀書小組”這件事情。剛才的《世界與教會》讀書小組,大約有7-8位的參與者(不包括陳俊明牧師、還有三位來自吉隆坡的弟兄姐妹),當中有教會的牧師和傳道人、社會工作者等,來自柔佛和新加坡兩地。大家一起拿著《世界與教會:作門徒的政治》這本書,分享在閱讀中所受啟發的想法和意見,一起探討一些相關的課題等。
奇怪吧,怎麼都沒有學生參與?怎麼讀書小組都是一班工作者(教會工作者也算是工作者)在參與而已?這就是我們所面對的現實矛盾和悲哀。
在求學的時期,尤其是大專學生和研究生,通常都不去參與或組織這樣的讀書小組,而且事實上是根本沒有興趣於閱讀這件事情上;反而,現在等到畢業後出來社會工作和忙碌了,才回頭想要做一些建設性的閱讀。大學生不是應該做更多的閱讀和求知嗎?怎麼現在輪到工作者需要做大量的閱讀?擁有更大時間和空間的大學求學時期不是更適合做許多的閱讀嗎?怎麼現在卻是那些在社會長時間勞力而空閒時間非常有限的工作者正在抽出“沒有時間”來閱讀?
上述的論述並不是我隨意說說而已,而是我親身的真實經歷。首先,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第一件事,是說服你自己。說服你自己為了什麼原因和“益處”,你還要去做這些閱讀。沒有給自己很好的理由,你也許不能夠撐到最後,因為這個現實的經濟社會正告訴你需要些什麼東西,尤其是那些能夠幫助你達到成功的路徑。接下來,就是你的時間。通常放工回家,吃了晚餐和洗澡,大約已經8點多了;若你需要在12點前去休息,你可以用來閱讀的時間最多只剩下3個小時。這3小時的時間還不包括你上Facebook去看看你的朋友狀況,以及和家人愛人相處的時間。也許剩下2個小時的時間你可以閱讀,不過這還必須考量你剩餘的體力、腦力和精神是否能夠撐得住這兩小時的閱讀和思考。我本身就試過閱讀到睡著了(不是因為讀物的問題),結果還忘了調鬧鐘明早起床。我告訴牧師,我現在只能做到一個月完成一本書。陳牧師告訴我,至少要做到一個星期最少200頁的閱讀。如果真的要達到這樣的水平,一個星期七天,一天就需要閱讀大約30頁,而每一天剩下來的那兩小時就需要完成30頁的閱讀(如果這是小說或是哈利波特,30頁也許不是大問題)。當然,週末的兩天假期,你可以作更多大量的閱讀,可是現實中不會有多少人想要在假期休息時間去閱讀。所以我說,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堅持下去。
這就是我所謂的現實情況:我們需要從好的起步做起,我們需要將焦點放在有潛能的事情上,這不是現實,而是講求實際和效果。我並不是反對那些出來工作了的人無法繼續作大量和深入的閱讀,只是覺得他們需要非常堅定的毅力和心志去達到目標,這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得到。這是為何我個人認為讀書小組的最佳對象,應該是針對大專生和研究生為優先,甚至是從中學時期開始。為這些年輕人打好了根基和堅定的思維,我相信將來馬來西亞基督徒當中要出現許多真正的博士不再是遙遠的目標和夢想。
馬來西亞的基督徒年輕人正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教會和基督教學界需要去認真思考的,關乎基督教的將來。我們都比別人慢了許多,不是因為我們的學習能力比人家慢和差,而是我們起步比別人慢了許多,我們的根基比別人不足許多。我們的現實就是我們只能等到大學完畢後,才打算和能夠去追求我們想要去做的(如念神學、做基督教學術研究、走向不一樣的理想)。因此在大學時期,我們只能認命地選擇社會所需求的“科系”作為生存的後路,因為活在現實中的我們最終還是需要一門有實際用途的學問來求生。等到我們念完3-4年畢業出來以後,我們可以選擇出去工作賺錢,或者繼續深造。這時候,已經不會有太多人願意選擇“轉行”去神學和學術研究領域。
教會若能夠在中學時期的時候好好培養起一班有遠見和異象的年輕人,用10-20年的時間好好裝備和引導他們,相信將來要培育出許多的基督徒的博士並不是艱難的任務。從曾慶豹博士、余德林博士他們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在大學求學的時期就清楚認定他們將來要走向的道路和方向,以至於他們一路以來在學士、碩士和博士的選科上,都是有一致性的目的和定向。
無論如何,讀書小組這樣的“非現代性”文化需要在基督徒群體裡再次被建立起來,尤其是在教會裡。除了閱讀和明白聖經,基督徒需要建立起如Graham Ward(《世界與教會》的作者)那般的廣泛學習和見識,使我們能夠辨別這個時代的徵兆和現象,如此我們才能有效和確定性地為上帝作見證。那些反對知識分子的教會領袖,我只能感嘆他們的無知只會把繼續教會停留在“教會”(Religious Institute)。而那些不閱讀的牧者和傳道人是非常可悲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如今正處在什麼時代的處境中。盼望這樣的讀書小組至少成為馬來西亞基督徒群體的一個“具有潛能”和“前瞻性”的開始,而我相信這也是“拯救馬來西亞基督教信仰潛在危機”的一個實際行動。
保羅如此勸勉我們:“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
谢谢你提起我的名字,能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一幕,是上帝的恩典,也是我的荣幸,一起加油!
ReplyDelete看到你的出現,讓我會想起在大專團契的那時候。是的,我們還要繼續加油!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