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17 June 2011

一些書籍介紹


過去的兩個月,都是專注於閱讀基督教神學性質的書籍,這次想要暫時“脫離”宗教和神學的世界,閱讀一些屬於“非神學”的書籍。這是閱讀Graham Ward的《世界與教會》後的啟發性感受:基督徒常常只活在“教會”裡,而卻往往把“世界”放在邊沿來看待。《世界與教會》是在告訴基督徒:世界與教會不是對立的,而教會是世界的一部分,是需要積極介入(Engaged)這世界和其文化中,並以超越性的門徒政治參與世界公共性領域的建造和改革。

因此,放工了之後,決定到公共圖書館去借一本書。其實上個月已經閱讀過這本《消費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而最近突然發現書裡頭的一些理論和觀點還可以再重讀和加以延伸思考,決定再次借來重讀一次。此書的作者為Peter Corrigan,一間澳洲大學的社會學教授,主要關懷的研究領域為近期的社會學重要議題,而這本書的寫作目的是作為大學裡的教科書,為那些關心“消費與社會”的課程和老師使用。這本以消費為主題的書並不以難明的哲學術語來表達,也不以通常人們認為的經濟學角度來為進路,反而從社會學的進路平衡地提供了歷史和一些經典理論為導論基礎,然後再以幾種當今熱門的實例為探討主題,當中的一些是我蠻感興趣的消費面向,如:購物與百貨公司、廣告、住家、身體、服飾與時尚流行。雖然作者的研究範圍是根據澳洲和西方的情況,但我相信裡面的觀點也可以為亞洲社會的我們提供參考和啟發。可惜。。。圖書館唯一的兩本都已被人借走了。(這也是好事,證明新加坡這裡還有人有興趣去關注這樣的課題)。

借不到想要找的書籍,唯有看一看還能夠找到些什麼其他好書。起初心裡還在想:到底公共圖書共是否可以找到基督教神學的書籍?看來我的想法真的是太天真了,我以為這裡是神學院裡的圖書館。在圖書館裡遊蕩了半小時,最終借了三本書,和一本小“書”。

第一本的書,叫作《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 of Globalization)。這本的作者Arjun Appadurai是紐約大學斯坦哈特學院文化、教育與人類發展學系的教授,其研究主要關切族群暴力與現代民族-國家領土形象的關聯方面議題。我個人主要是被這本書的“全球化”這詞彙所吸引,因為《世界與教會》的其中一章是談論到“全球化”的議題。所以,除了Graham Ward所討論的“全球化”論點,我也想看看這位教授從不同的關懷視角來看全球化這議題。也許這本書的研究範圍和觀點也許會帶有點“西方”的主觀性,不過我個人覺得全球化的確是從西方文化那裡影響到我們亞洲這裡,甚至整個世界。我們亞洲這裡的許多現代文化,難道 大多數不是來自西方的社會和觀念?與其說我們被全球化,不如說我們的全球被西方化了。因此,對西方世界趨勢和發展的跟進理解是有必要的。這本具批判性的論文集的內容共分為三個部分:(一)全球流動:全球文化經濟的裂散與差異、全球族群景觀、消費、持續期與歷史);(二)現代殖民地:把玩現代性-印度板球的去殖民化、殖民想像裡的數字;(三)後民族地帶:民族原生論後的生活、愛國主義及其未來、生產地方性。在此引用書裡所提到的一位大學生所提問:“全球化,我都知道了,那又怎樣?”的問題。我相信這個問題的下一個答案也許可能就操縱在那位提問的同學,以及我們這些跟他同時代的年輕人手中。

第二本的書,叫作《後美國世界:大國崛起的經濟新秩序時代》(The Post-American World )。本書如此介紹:“全球權力正在轉移,世界正逐漸脫離美國的經濟支配,邁進一個多元勢力共同支撐的後美國世界。”現在的我們在生活中不難找到許多附帶“後”(Post)的概念:後現代、後自由、後世俗、後殖民、後物質、後結構、後工業等。如Graham Ward所言,在某個文化和歷史的前面加上了“後”,只是暗示了一種歷史性時代和文化的轉變,並未必提供了一個深入和明確的描繪。這只是顯示了一種“語言破產”的語言不適切性,以及對其歷史和文化的起源的不確定性。因此,學術界時常出現許多對“後文化”的不同詮釋和定義。反而,最吸引我的不僅是這本書的“後”,更是另一個大主題“美國世界”。“美國”與“帝國主義”被關聯在一起的這樣做法相信多數人都不會反對,尤其是那些反美國主義者。當然,我不是反美國主義者,也不是反帝國主義者。在我認識的一些老師和學者中,有蠻多不是很喜歡美國這個帝國主義霸者,尤其是那些“德國哲學派”的學者,對美國的批判總是非常嚴厲和不客氣。但是,這本書的作者Fareed Zakaria是美國的一位新聞工作者(Newsweek國際版的主編),擁有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教育背景的國際趨勢分析權威和被公認的公共知識分子。他透過這本著作想要為我們闡釋歷史大國崛起的第三次大轉變:隨著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展現的高度經濟實力後,世界正進入“後美國時代”(Post-American age),即一個新新世界的即將產生。

第三本書是一本英文書,叫作“An Introduction to Jewish-Christian Relations”(終於有一本關於基督教文化的書)。這本於2010年劍橋大學出版的猶太-基督教導論,也許可以作為我開始認識猶太基督教的一個基礎。自己也希望可以做一些英文的閱讀,有能力去參考一些“非翻譯”的原文著作,給自己一些“可以應付”的挑戰。書裡的作者Edward Kessler主要談論的內容有:The New Testament, The writings of the church fathers, The writings of the rabbis,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Medieval relations, Anti-Semitism and the Holocaust, Zionism and the state of Israel, Covenant, mission and dialogue, Jewish-Christian relations and the wider interfaith encounter。我還不知道這本書的可讀性如何,不過這是我能夠在這裡公共圖書館找到的唯一“基督教學術性”的書籍。

最後一本小書(其實它是一本悠閒性雜誌),是我最近愛上的YOHO月刊青春潮流雜誌。這跟上面的三本書有點“格格不入”。沒關係,我對時尚潮流還是有一定的“追求”和“跟進”,尤其這期有我的“偶像”周杰倫為封面人物。雜誌裡頭所介紹的潮流“議題”包含時裝、電子器材、手機、音樂、電影、娛樂、潮流人物訪問等精彩內容。我也想知道現代的年輕人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喜歡些什麼,以及需要些什麼。這些類型的雜誌的設計和排版的確讓人看了都會喜愛和被吸引,因為它們的存在就是要達到促進“消費慾望”和“悠閒目的”。

相信以上的三本書夠我看1-2個月,希望我不需要像閱讀《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那般腦力激動的思考,而是可以連接於我所看到和如今正處於的這世界。它們不是為我提供知識,而是為我帶來啟發,這是我期待的目標。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tem Reviewed: 一些書籍介紹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