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14 January 2015

知足的功課: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




「知足」,是今早主日崇拜的證道主題,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和貼切的概念,但也是我們往往感到難以「知足」的處世哲理。

說到「知足」,有人會想到那句「知足常樂」,也有人會想到五月天的《知足》唱到「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總是不能懂不能覺得足夠.....。」

有人把「知足」關聯於「簡單」,因此「知足的生活」意味著「簡單的生活」;也有人認為「知足」對立於「對物質生活豐富的追求」,而傾向於「精神生活上的心靈追求」。

講員引用了以下的的經文嘗試提供給我們看見使徒保羅的處世哲理:

「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 (腓立比書 4:11-12)

「知足」由兩個單詞組成:知、足,知道-足夠。在英文裡我們通常用「看見」(I see)來表達一種「知道」的意思。這種「看見」不是感官視覺上的看見,而是一種如何看世界的「眼光」。因此,「知足」是一種看世界的眼光。

保羅告訴我們,知足的眼光是需要「學習」的,而且這是很個人體驗的「秘訣」。我很難告訴你要怎樣怎樣才會有「知足」,也很難告訴你「知足」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就好像你很難理解當有人告訴你「就算失去所有,只要有上帝,就夠了」一樣。

保羅沒說知足就是「簡單」,也沒說知足就是「精神方面」,而說「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缺乏時知足,豐富時也知足;飢餓時知足,飽足時也知足。

我個人對「知足」的學習態度:生活的簡單,生命的豐富。我不抗拒上帝加添我在物質上的豐富,但我祈求上帝在我學會「知足」後才給予我這些豐富,因為只有學會了「知足」後的生命才可能懂得使用上帝給予的「豐富」。

當你的眼光開始看見世俗眼光所看不見的「豐富」時,「知足」的心將除去你心中的不安全感、焦慮、個人自我中心,並能夠去擁抱更大的世界。這是為何有時你會難以明白那些事物,就好像背包客雖然窮遊,但他們卻擁抱更遼闊的世界。

活在當今的消費者社會(Consumer Society),消費者的我們變得越來越「個人主義」,「知足」的追求只適合那些無法競爭的loser。但作為基督信仰群體的教會卻要努力在「知足」上做美好的見證,而教會的群體生活是否塑造「知足」的教會文化?

是否曾想過:教會崇拜後的大家不各自出外去吃豐富的午餐,把這些費用捐獻給教會的事工,而大家留下來享用教會所預備的簡單家常便菜,一起坐下來享受在主裏的美好團契。重點不在於「吃什麼」,而是「與誰同吃」,而是「在主裡大家庭的團聚」。這就是知足的眼光所看到的不一樣事物,是更加美好的。

若你問我有什麼「不知足」的地方,我會回答說:我希望永遠不知足地追求和創造更多更有價值的美好事物。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tem Reviewed: 知足的功課: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