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17 October 2014

KL搭車記:以貌取人的天性

今天又一次從吉隆坡乘搭巴士回家鄉,總會有人建議我自己開車,或是搭飛機更為方便。我總是開玩笑回應:我習慣了背包客的方式。

來到TBS車站,看見兩位貌似中國人的遊客似乎在尋求幫助。也許警察的回答無法解決他們的疑惑,於是我上前接觸這兩位來自上海的中年男子。發現我能說出好的中文,他們也意外驚喜。幫他們查詢酒店的地點後,建議他們乘搭快鐵到吉隆坡中心的KLCC,酒店就在附近。一邊和他們聊著天,介紹自己和指導他們如何前往酒店,一邊帶著他們走去快鐵站買票。

在交談中,總會經常問起的兩道問題:你是從哪裡來?你要往那裏去?這兩道其實關係到哲學和宗教思考的人生問題,都一直提醒我們關於「存在」意義的思考:我到底從哪裡來?我將往哪裡去?

幫助遊客是我非常願意做的事,這偶爾勾起我在旅行中受到他人幫助而充滿感激的那種心情。送走他們後,回到車站買票回家,才發現TBS並沒有太多北上的巴士。最終我決定搭快鐵到市中心的Puduraya搭車,那裏可以輕易找到立刻出發的北上巴士。相比Puduraya車站,我較喜歡TBS,不只是因為TBS乾淨整齊方便,而且在TBS你絕對不會遇到像在Puduraya車站不斷被人前來「逼問」你要去哪裡。我不喜歡被人「過度關心」。

回到快鐵站,遇到一個看似20歲左右的印度青年,他似乎不懂如何買票,於是我嘗試幫助這位穿著有點邋遢的外勞(也許我心裡認為他是外勞)。我不懂他說的「Masjid India」。當我嘗試確定地問他是否指「Masjid Jamek」時,他好像聽不懂般地輕輕點頭。我也不管這麼多的幫他買了Masjid Jamek的票。

在月台等著快鐵時,只見他詢問周圍的印度人,我相信他仍有疑惑,也許我這個不用種族的華人真的給他一種「不太願意幫助」的感覺,也或許同族人比較容易溝通和感到親切。之後我一直在想:也許剛才我應該多做一點,至少問他地址,或是有聯絡人,我可以查詢清楚。比起之前那兩位上海中華遊客,我的態度明顯存有偏見之嫌。

這樣的事件更叫我確定人天性眼中的「有色鏡片」:以貌取人。即使我們常被教導和提醒勿要以外表、種族、國籍、物質去認知一個人,但我們總是很自然地一再戴上那副「有色眼鏡」看人。這讓我想起在新加坡生活時經常留意到的現象:上了巴士或地鐵,我總會留意看看位子,並選擇坐在讓我們感到「舒服自在」的人旁邊,即穿著整理漂亮的上班族和專業人士,而不是穿著邋遢骯髒的外勞或勞工。雖然說表面上我們都接受馬來人和印度人,但我們都希望坐在旁邊的是與我們相同的華人。

有色眼鏡「幫助」我們去保護自己,也建立自己的虛榮感。面對充滿陌生人的城市,它告訴我們誰是安全的、可信任的、友善的。它也告訴我們誰是較有文明的、有財富的、有道德的。西方人一般上給予我們這樣的印象和感覺。比起亞洲,去歐洲旅遊就是會讓我們感覺特別有優越感、文明。與英國遊客談話,跟與孟加拉外勞談話在優越感上肯定給我們兩極的感受。

我又想起剛才在Puduraya看到的許多行乞的。我相信多數的我們都好像我剛才這樣的「五秒接觸」:拿出零錢、放在杯裡。我們很少會花上超過十秒的接觸,這讓我們感覺不自在。

處在「以貌取人」趨勢的社會裡,基督教會更加要謹惕,以免同樣陷入其中。試問聚會結束後,多少次我們主動去接觸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試問教會活動裏的許多愛宴、聚餐,有多少次邀請那些不配的有需要者一起享用基督的宴席?

耶穌的比喻提到:「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 」(路加福音 14:21)

信徒雅各也提到:「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就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若有一個人戴著金戒指,穿著華麗的衣服,進入你們的會堂,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的衣服也進去, 而你們只看重那穿華麗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裏』,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裏』,或『坐在我腳凳旁』; 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評斷人嗎?」 (雅各書 2:1-4)

教會在這方面真正實踐的,確實太少了。教會往往不小心落入「猶太宗教人士」的有色眼鏡,看不到真正的耶穌身分,反而看到的是一位來自不起眼的加利利小鎮的不學無術之人、出生卑賤的貧窮木匠的兒子,與罪人和窮人為伍,並死於重犯罪名的十字架上。

耶穌基督是誰?我們都知道,可惜的是,我們卻經常認不出他來。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tem Reviewed: KL搭車記:以貌取人的天性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