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被處死於煽動罪名下的政治犯耶穌?

      這幾天再次翻看《馬可福音》,專注在耶穌受難的事跡時,也發現耶穌被處死的政治性一面。馬來西亞政府這兩個月裡以煽動法令逮捕了許多「政治犯」,這也讓我在閱讀馬可福音時一直湧出了無奈的感觸,不禁地問:耶穌也是被政權處死的政治犯? 關於拿撒勒人耶穌的歷史,有一點可以很確定的:耶穌是在企圖煽動羅馬政府的罪名下被處死,這可以輕易從耶穌被處死的方式看出:被釘死在十字架。這是羅馬政權如何處置那些企圖推翻和反抗羅馬政府的一種殘酷方式,作為嚴厲的警告。 四福音如何記載耶穌的受難和被處死的經過,這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不是為了傳福音的用途,而是「重新」記載和推翻這段歷史。我相信耶穌在這罪名下被羅馬政權判死的「事實」對當時早期的基督教來說是件蠻「尷尬」的事:他們的創辦人因試圖推翻政府而被處死。那些跟隨他的人也肯定被羅馬認為是一群反政府的政治組織。 我們要嘗試想像對當時住在猶太的大眾來說,當時的他們並沒有我們現在手上的福音書可以參考。他們對耶穌那段被處死的歷史只能按照當時所看見的處刑方式:被釘十字架。就如今天當我們看到某些人被判死刑,大概猜到這位囚犯的可能罪名。十字架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是帶有明顯的政治意涵,因為猶太的律法傳統裡是沒有釘十字架這種刑罰。 對於當時的基督教來說,最要緊的乃是重新詮釋這個歷史事跡,即「耶穌死於政治犯」這事實。馬可福音作為最早的福音書記載,可以看得出馬可在敘事耶穌受難受死的過程所企圖重新推翻這段歷史的主流詮釋:耶穌並不是個企圖推翻羅馬的政治犯。 可能有些人也會跟我有這樣的疑問:耶穌死後那段幾十年的時間,為何沒有一個耶穌的跟隨者,甚至耶穌本身的門徒記載耶穌的事跡,直到大約六七十年後的馬可寫了第一本的福音書?若從當時可能的政治情況去理解的話,也許任何一個嘗試推翻這事實(耶穌是政治叛徒)的記載將會面對羅馬政權的對付,恐怕與耶穌同樣的下場。相信馬可福音的記載主要是為了當時的基督徒內部群體,而非傳福音的用途。 我們可以再想像一點:當時被羅馬統治的猶太人中,也有一群反抗者(耶穌的門徒中也有一個),除了耶和華上帝,他們堅決不服從於任何權柄,因此他們採取政治性的抗爭,試圖用暴力對抗羅馬政權。當時被處死於十字架的幾乎都是這些反抗者,十字架暗示著這些反抗羅馬政權者的最終下場。所以,當時的基督徒若重述耶穌之死時所可能想到的畫面:與那些反抗羅馬者的下場一樣。 那麼,耶穌的哪個行為或言語給他帶來了這項煽動罪名?這裡我們必須清楚一點:煽動罪名是政治性的,也就是說對政府和國家帶來安全穩定問題,比如煽動人民對抗政府(我不清楚馬來西亞總警長以煽動法令所逮捕的上百個「煽動者」是否真的帶給國家安全問題)。按照路加福音的記載,他們把耶穌帶到羅馬高官彼拉多面前,就告他說:「我們見這人誘惑國民,禁止納稅給凱撒,並說自己是基督,是王。」當來到彼拉多面前,這些祭司長需要找出有關政治性的罪名來控告耶穌,因此耶穌被控告:誘惑人民禁止納稅給羅馬政府,並宣告他是「基督」,即彌賽亞(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彌賽亞是即將來到的王,帶領猶太人脫離羅馬的統治,打倒羅馬政權)。耶穌十字架上的罪名牌子:猶太人的王。 若你有留意耶穌被審問的過程邏輯細節,(跟我們的總警長和政府很相似),你會發現那些猶太領袖對耶穌的控告罪名是不一致的。在他們首先審問耶穌時所用的罪名是宗教性的「褻瀆上帝」(耶穌說他是上帝的兒子),而當來到彼拉多面前時卻用政治性罪名(誘惑人民不納稅給凱撒)。 那些想把耶穌置於死地的宗教領袖,其最終目的是想辦法將耶穌弄上政治刑罰,用政治性而非宗教性罪名將耶穌除去。在猶太的律法裡,宗教性罪名的死刑方式:用石頭丟死罪犯,比如那些犯姦淫或說了褻瀆耶和華的話的罪犯(相信這對馬來西亞人將會不陌生,尤其最近爭議性的伊斯蘭刑事法)。馬可的敘事方式企圖淡化了耶穌是政治犯的描述,而明顯看得出他將重點轉移到「那些想陷害耶穌的猶太宗教領袖」,這尤其可以從「彼拉多找不出耶穌有罪」看出來。彼拉多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 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相信這段記載也可能間接地帶來「猶太人上幾世紀中被屠殺」的噩運) 我個人認為:馬可所關心的主要是將耶穌之死的最終責任帶回到那群猶太領袖身上,而不是羅馬政權。你不難發現馬可記載中許多關於「那班人想要陷害耶穌,套耶穌的言論來抓他的把柄」的暗示。耶穌所傳揚和活出的天國福音,嚴重地挑戰和打擊了那群猶太領袖的利益,群眾越擁戴和聽從耶穌,他們越覺得自身的地位受威脅。 馬可也企圖在耶穌受死的故事最後中帶出這樣的意圖:那些猶太領袖嘲笑將死的耶穌,而羅馬的百夫長卻看見「這真是上帝的兒子」。透過馬可的記載,至少對當時在羅馬的基督教來說是種安慰和鼓勵,耶穌的死,不是因為政治罪名,連彼拉多都認為耶穌是無罪的而企圖救他,而真正的推手是猶太領袖。 比起猶太領袖,福音書的記載似乎較少談到耶穌對羅馬政權的看法,也許有人會問:耶穌是否贊同反抗羅馬政權?而彼拉多正是要弄清楚這個問題。 當耶穌被帶到彼拉多面前審訊時,彼拉多嘗試從政治角度去審問耶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的回答是清楚和關鍵性的。「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彼拉多應該是明白這話的涵義,因此他才會繼續問道:「這樣,你是王嗎?」彼拉多明白耶穌的回答並不是否認他是王,而是否認他的國度是來自這世界的國度。耶穌所體現的國度不像是羅馬的國度,不像這世界的其他任何國度;耶穌的國度乃是一種超越羅馬的國度,超越一切世俗政權的國度。 這樣的國度治理方式已回答了為何耶穌被拒絕和最終被害。雖然耶穌國度的政治被拒絕,甚至被不公義的政治而打壓,然而上帝是信實和公義的。上帝叫耶穌從死裡復活,正是這個復活的意義,讓委身於基督國度的跟隨者能夠有能力去活出天國的生命。我們需要思考一點:若耶穌是按照世俗國度的方式,他是不會被拒絕和受難。面對暴力的侵害,耶穌選擇了受苦;面對敵人的攻擊,耶穌選擇了寬恕。這看似不合理不受世界歡迎的方式,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已向我們展示的生命。 若基督因著他所體現的天國方式而被拒絕和受逼迫,那麼,我們不難了解,當教會選擇忠於這位基督時,他必然發現自己因著基督而受逼迫和被攻擊。這正是耶穌所宣揚的天國福音:「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當我們發現今天的教會活在安逸和免受逼迫拒絕時,這是否值得我們好好再次反思:教會是否正活出基督天國的福音? 在那之前的巴勒斯坦只有兩種猶太人:一種心態上臣服羅馬,一種想著推翻羅馬。但那位來自加利利的耶穌,卻帶出了裂天而降的第三種聲音:超越羅馬,而超越羅馬,非屬世的道路。

Powered by Blogger.
24 February 2012
Isaac Goh 加恩

綠色2.0之二月圍籬笆

近期的大馬開始流行起另一個顏色,一個非常環保的顏色:G.R.E.E.N

馬來西亞是一個對顏色非常敏感的國家。比如說,去年七月份,黃色變成了一個非常禁忌的顏色,而且還是被視為非法的顏色。雖然如此,這個被禁的黃色然而興起成為一種潮流,一種要求更民主和改革的無聲渴望。來到了今年二月,另一種顏色又開始流行了起來。今天發現面子書上漸漸冒出了一些綠色,象徵另一個無聲的訴求,即使綠色並不是一種讓人感覺很強硬的顏色。黃色在大馬是象徵君王和皇族的顏色,而綠色通常是代表馬來族群的顏色。可是,不管是黃色還是綠色,大馬政府似乎並不怎麼喜歡。

再過幾天就是226日的綠色2.0盛會。這次集會的主要宗旨乃是為了對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來大馬關丹設提煉廠的反對,尤其是最近政府剛給予萊納斯臨時執照。政府這番令人意外的舉動已經引起全國人民的不滿,抗議聲到處響起。即使在人民和非政府組織的反對聲浪下,始終無法改變政府的這項決定。因此,226的這個Himpunan Hijau 2.0就這樣的被呼喚起,召喚全國各地的人們起來反稀土廠。

其實真正要反抗的,應該是國陣政府,而不是萊納斯公司。企業大集團永遠都是從集團利益為出發點,只要擁有機會可以賺取盈利,他們總不會輕易放棄。反而是政府擁有這種關鍵性的權利,去作出允許或拒絕的決定,而所要考量的並不是盈利,而是人民的益處。政府只要說NO,根本沒有任何大集團能夠說YES,除非政府有不能說NO的理由。然而,到現在為止政府並未給予人民一個好的理由。我還在等待著首相開口給予人民一個回答,一個好的理由,就只要一個就夠了。

在這裡並不打算談論有關關丹稀土的技術性問題,這幾乎牽涉了許多需要探討的方面。

至於這次226綠色集會,有人形容它是另一個709集會。雖然它們的訴求方向和宗旨並不同,但它們的起源卻是相同的:在沒有其他的訴求方式下(即政府無視人民的聲音),決定召集大量的群眾力量,帶出一種無聲的訴求和抗議,公開性地展示人民的力量。

有人批評說,大馬政府什麼都不怕,就是怕人民集會。所以,不管這些集會是具煽動性,或是和平的,政府的反應顯然是非常敏感。即使政府的嘴裡好像並不在乎似的,但他們的小動作卻無法掩飾他們內心的恐懼。

比如說,關於集會的申請執照,關丹的警方和市議會採用“打太極”的方式拖延批准的過程,將責任推給另一方,造成主辦當局的混淆。單憑這一點來看,已經清楚顯示政府根本沒有誠意要批准這次的集會,但他們卻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去拒絕。這次的集會是和平的:首先,集會是在大操場進行,而不是如709的上街遊行。其次,反對萊納斯稀土廠是合理的,因為稀土確實被證實了是具有輻射性,可能帶來對健康的長遠性破壞。因此,從整體上來看,政府沒有理由拒絕這次的綠色集會。

在無法拒絕的理由下,政府今天有用了一招,而這一招在之前709的時候就已經用過了:拒絕使用所申請的場地,而這次的理由是所申請的場地由於一些原因而需要臨時被封鎖起來。所以,在市議會今天將批准責任推卸於警方的同時,另一邊卻正在叫人將大操場給圍起籬笆來,阻止人們進入使用,而給予的原因是為了預備七月的大馬運動會。

政府的這項圍籬笆的舉動和無聊理由,相信肯定又會成為網民發洩不滿的笑話和課題。如果這項決定或詭計是來自首相的意見,那我真的無語了。若真是如此,我相信首相根本未從709的錯誤中學習和成長,到今天還是使用這招“出爾反爾的拒絕場地”。自從709之時首相拒絕批准使用默迪卡廣場後,納吉已經出了名:說話不能信的首相。



為了找一個合理的理由來拒絕綠色2.0集會的准證,國陣政府決定將大草場圍起籬笆,然後告訴全國人民,他們將要用這塊場地來養牛,以彌補巫統牛姐家族在養牛風波的失敗和不足。如果下次你不小心吃到帶有輻射的牛肉,它極大可能是來自關丹的養牛中心。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tem Reviewed: 綠色2.0之二月圍籬笆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