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5 June 2011

「贊」的文化:I Like You

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來說,每當看到或聽到「贊」或是“like”這個名詞的那一刻,也許腦海中會聯想到的事物是,面子書(Facebook)上的「贊」(like)功能。我相信,在華人世界裡,「贊」也許不算是一個普遍使用的字眼,這是由於我們平時很少會說:「你今天真的很贊!」(也許你會如此說法,但是一般上我沒有聽到多少人如此說)

對於「贊」文化,我們也許應該要歸功於面子書所帶來的這個新網絡文化。對於那些新加入面子書世界的新朋友,就算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要寫些什麼東西,那最起先可以學習的是,「贊」(這實際上根本就是不需要學習就懂的東西)。

今早出席教會的一個講座會,講員談論到有關「說話的藝術」這課題。其中一個需要去培養的說話藝術,就是學習去稱讚別人。嚴格來說,稱讚別人並不是拍馬屁,也不是虛假或美麗的謊言;講員強調,真實的稱讚乃是嘗試去注意他人的優點,而不是單看到他們的缺點和不足。然後他感嘆地點出華人世界裡的一個典型文化,就是「不鼓勵稱讚」的文化。

對於這點,我當然有同感,因為我從小就經歷過這樣的文化:千萬不要隨便稱讚別人,因為這樣會讓那個人因此而驕傲起來,而最終驕傲會帶來失敗。所以,為了繼續讓他人保持謙卑的心態,稱讚是不應該被鼓勵和提倡的(除非他獲得諾貝爾獎,這另當別論)。這是為什麼我們很少聽到稱讚別人的話語,很少看到令人鼓舞的讚許話語,反而選擇壓抑本身的真實讚許,為要「造就」他人。更糟糕的是,這種文化不僅不鼓勵你去稱讚他人,也不鼓勵你接受他人的稱讚(主要還是不要讓你驕傲起來)。結果,這些想法和觀念造就了今天「你不去贊我,我不去贊你」的溝通文化。

去年到歐洲背包旅行,在旅行途中有機會遇到許多國外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在與他們的相處和談話中,我驚訝地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文化。他們開口閉口都是:It’s cool… You’re awesome… Fantastic… Wooa, it’s amazing!! 這不是只是語言上的表達,更是表現在他們的情緒、語氣和表情上。(也許我們東方人給予他們一種驚訝的感覺吧) 相對於東方華人的保守性稱讚文化,美國人的這種稱讚文化給予我們另一種反思。是因為他們開放?或是他們不懂得「謙虛」?可是無可否認的,在與他們的談話中,我感覺到一種非常愉快的親切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我曾經聽過一個相關的笑話(不曉得這是否是真實的故事):有一天,美國總統到訪中國。當美國總統到達機場的時候,中國總理和其夫人親自去迎接他,並有翻譯員在身旁做翻譯的工作。當美國總統向總理夫人問安的時候,美國總統如此稱讚她說:“You look so beautiful today”(今天的你看來很漂亮)。總理夫人聽到翻譯員的翻譯後,害羞地回應:「哪裡」(我相信這不是問號,應該是句號)。翻譯員停頓了幾秒鐘想一想,決定不「扭曲」言者的原意,就向美國總統如此回應:“Where”。美國總統聽了後也因此猶豫了一下子,然後指著總理夫人回答:“Here”。接下來的故事發展不需要我再詳細說下去。

很多時候,我們不懂得如何稱讚別人,也不懂得如何接受他人對我們的讚許。當別人稱讚我們的時候,我們的「謙虛」會如此地自然反應:「哪裡有」(但是心裡卻在偷偷暗笑地承認),這是一種彼此的虛假和虛偽表現。反之,西方人會以感激來回應你給他們的讚許:“Thank you”(謝謝你的讚許)。我認為這不是一個自傲的態度,反而是一種真誠的禮貌表達。

讓我們再次回到面子書。我在想像,如果面子書是由華人發明和創作出來的話,那肯定不會有「贊」(Like)的功能。今天的我們在使用的面子書的「贊」功能,應該說是來自西方那裡的文化,漸漸促進和推動東方華人世界裡的讚許文化。

在這裡,我想要分享自己對面子書的「贊」文化的一點點洞見和觀察:

面子書的「贊」文化,雖然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能夠推動一種「讚許」的優良文化,但是現象卻顯示出一種可能是近乎氾濫的結果。「贊」功能也許已經沒有多大的讚許功能,因為它已經氾濫成缺乏分辨能力的讚許行為。由於這樣的功能非常容易和方便使用,只要一個「按鈕」(Click),就完成了「贊」;不需要打字,不需要去想稱讚的話語。這樣簡單的「贊」似乎為使用者表達了一切言語和情感。

這樣的「贊」文化,最終也許讓讚許淪落為一種低俗的文化。我個人認為,與其使用按鈕的「贊」功能,不如好好地、誠懇地在「意見」(Comment)那裡寫下你的真誠讚許作為一種具體表達方式。這種「有言語」的稱讚更顯出它的真誠和珍貴,並且是大方而不吝嗇的。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面子書:面子書是屬於網路社交為路線的工具,因此它的功能基本上也是朝向這種目的為主。如此,「贊」的功能可以說不是真的為了促進讚許的文化,而是為了社交的目的。因此,你在面子書「贊」一個人,並不意味你真的稱讚他或是他所寫的東西,而是為了和他做朋友。因此,這是一種交朋友所需要的籌碼:因為我們是朋友,所以我「贊」你就是表示我作為朋友「挺」你的意思。換言之,大家在面子書裡「贊來贊去」,就是在進行一種社交的遊戲規則和方式。

若你認為你被別人贊、贊、贊,是因為你本身或是你寫的東西真的很「贊」,那也許你的理解是錯誤的。當你被「贊」到得意忘形的時候,開始期待看到更多的「贊」,開始去留意是否有人「贊」你的時候,你也許已進入一種「自我展現」的傾向。這不是完全錯誤的觀察和洞見,你去看看面子書的一些現象,其中一個就是「照片」。你不再只是看到一些「經典」的照片,而是許多「不知所謂」的照片:「今天的午餐」,「無聊隨便拍的」等。

你不要由於看到許多的「贊」而興奮高興,因為這未必是事實的真相,這是因為面子書「贊」功能的「局限」(Constraint)。難道你沒有發覺你只能「贊」而已,你只能「Like」而不能選擇「Dislike」?(這是為什麼我說面子書是為了社交功能而存在的;要做朋友,最好只說Like,不好的東西就不要說出來,因此面子書沒有提供Dislike的功能。)

關於這一點,你可以從面子書和YouTube在這方面的功能比較看得出來。比起面子書這個以社交為主的工具,YouTube作為網路視頻的工具,提供了用戶ikeDislike的選擇功能,因此,YouTube的「贊」是比較「誠實」的。所以,當你在面子書看到20個「贊」的時候(比如說你的面子書有100個朋友),這也意味還有80位朋友「沒有贊」你。那麼,這有什麼好值得興奮的?

面子書的「贊」文化真的能夠促進一種的讚許文化,我選擇保留和繼續觀察。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當我們已經熟悉了一種虛擬的文化表達方式,我們是否能夠自然地在現實的真實生活中表達出一種真誠的行為?面子書上的「無言語」的讚許,是否能夠代替現實生活中的「有言語」的讚許?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tem Reviewed: 「贊」的文化:I Like You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