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Powered by Blogger.
28 September 2011

人類的蘋果史(AppStory)

引言:

按照基督教聖經經典的記載,人類的歷史與蘋果息息相關。第一個蘋果因為夏娃的慾望而被摘下來,而這也展開了人類的另一段歷史,驅動了人類的好奇心和叛逆的心態,這也意味著人類與那創造他的上帝分開。

另一個蘋果則湊巧地擊中了人類史上其中一個最智慧的頭。當然,牛頓的故事不論是真假虛構,都在人類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個漂亮的里程碑。

而接下來的是Steve Jobs的蘋果。這個完美主義者和偏執狂,給人類設計了一個全新的感知世界,讓一種產品變成了一個(準)宗教,一部分的人們開始在思考這個新世界的可能性,而大部分的人們是不需要去思考,只需要去接受。

人類的蘋果史的宏大敘事:它首先誘惑了人類始祖夏娃和亞當、然後砸醒了偉大科學家牛頓,而現在卻握在Steve Jobs手中。它們分別代表了:慾望、知識、激情。它們為人類開啟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而當我們接過那個蘋果的時候,我們都在期待去探索一個未知而充滿誘惑的世界。所以說,夏娃的蘋果帶我們看到這個新世界,牛頓的蘋果帶我們了解這個新世界,而Steve Jobs的蘋果則帶我們體驗這個新世界。有趣的是,Steve Jobs的規則是:你必須要用他的iTunes。為什麼?你不需要知道。他的蘋果,以設計感和體驗為我們製造出一種幻覺:眼下,你已經被控制了,選擇了我,你就可以進入一個與眾不同的新世界。因此,購買蘋果產品的消費者,不僅僅是因為產品本身的出眾設計,更是因為立刻覺得自己擁有了不同於庸眾的品位:是的,我已經屬於另一個你們完全無法理解的世界了。

從亞當時代的蘋果,來到今天Steve Jobs的蘋果,這段長遠的“蘋果歷史” (AppStory),代表著“蘋果”的定義的轉變和“異化”。今天當一個孩子對他媽媽說“他喜歡蘋果”,這並不意味著他喜歡吃蘋果;今天當一個孩子對他爸爸說“他要去買蘋果”,這並不代表著他正要去水果檔口買蘋果。人類與蘋果的關係,涉及了許多人類的領域,帶來了許多改變。這個時代,是人們重新去思考“蘋果”(這一直以來好像是很普遍性的東西)的時刻。


宗教:伊甸園的蘋果

發現亞當與夏娃偷吃了上帝所禁止的禁果,上帝將倆人逐出伊甸園。這是基督教《舊約聖經》中的創世記故事,說到人類歷史的開始,以及慾望的叛逆性犯罪而帶來的原罪。藝術家通常喜歡將這個伊甸園裡的禁果畫成紅透的蘋果,充滿引誘和耀眼的魅力,並生動地描繪狡猾的蛇誘惑夏娃吃禁果,然後再給予亞當吃,而男人的喉結Adam apple不曉得是不是亞當造成的)。曾經聽過一個代表中國人文化的笑話:如果亞當和夏娃是中國人多好,那樣他們就會選擇直接把蛇吃掉,而留下蘋果。無論如何,在我們的現代世界裡,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都會去選擇蘋果。



食物:麥當勞的蘋果派

通過麥當勞,人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一種叫做“蘋果派”的食物。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上,蘋果通常都是生吃的,完全沒有想過它也可以熱著吃的。蘋果派可說是美國的一種傳統,它代表著美國。對於美國人來說,蘋果象徵著安定和富足,而蘋果派意味著家的味道。相信美國多數的媽媽都應該會做蘋果派。因此,麥當勞比起其他的快餐店,更美國;蘋果派,這是一個國家的味道。看來,不管是蘋果派,還是蘋果產品,它們都似乎代表著一個國家(美國)的味道。


電影:《美國派》青春期的性焦慮

以美國處男為主角的《美國派》青春喜劇的海報上,左下角那個蘋果派上的洞代表著什麼?在這幅海報上,也許那些姑娘、小伙子、美國人都不怎麼認識,但是左下角那個蘋果派,絕對是人人都喜愛。蘋果派就像是那些青春逼人的姑娘們,酥皮,餡甜、溫熱、柔軟等等,而蘋果派上的那個洞,也許才是構成這部情節的主要元素。這是一部青蘋果走向成熟的紅蘋果旅程,象徵年輕人普遍的青春性焦慮。蘋果上的那個洞,與蘋果Logo上被咬去一口的“洞”,是否也同樣意味著人們在邁向文化成熟的過程中的一種“慾望性的性焦慮”?


科學:砸中牛頓的蘋果

十七世紀的有一天,牛頓正坐在果園中的一顆蘋果樹下深思,突然一顆蘋果從上而下地擊中在他的頭上。於是,靈光一閃,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定律”。這個故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成為多數小孩的床邊睡前故事。雖然想牛頓一樣被從上而下的蘋果倒霉地擊中而突發奇想的機率是非常微小,但它已被描述成一個美麗的寓言故事。根據牛頓的生平記事中的記載,其實蘋果並沒有擊中他的頭,只是打斷了他的思路,而它給予牛頓的啟發乃是,“為何蘋果總是垂直而下,不會是斜著掉落或者飛向天空?”不管真實的故事是怎樣,確實的是,蘋果啟發了牛頓,為探討世界規律的啟蒙道路開啟了新的里程碑;而當今,蘋果也一樣激發了Steve Jobs,開啟了另一種體驗和感知世界的新方式。



童話:白雪公主吃的毒蘋果

邪惡的皇后打扮成老婆婆,將鮮紅耀眼的毒蘋果遞給白雪公主吃,而白雪公主吃了後立刻倒地死去。白雪公主貪吃嗎?還是她始終逃不過當初夏娃陷入的誘惑陷阱中?而最終藉著王子的一個吻而將死去的白雪公主再次喚醒過來。如果換作是那七位小矮人的親吻,是否有可能喚醒白雪公主嗎?至少那七個小矮人是故事中的重要主角。不過,我們得接受現實的真理,浪漫的情景總是需要俊男美女的結合,這就是童話故事的美好。而這個創自於迪士尼公司的動畫片,也為世界創造了一個充滿奇異幻想和未知的童話世界――迪士尼樂園。而蘋果公司將延續迪士尼的使命,透過蘋果產品為這個世界打造另一個人人都可以經驗的美麗新世界。




健康:“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這句人們流傳的民間諺語,其實並不是如人們所認為的什麼健康名句和說法,而是美國蘋果行業在20世紀初製造出來的一個公關宣傳說法。當然,這些商人最終成功地讓美國人開始吃蘋果,並培育出在視覺上和味覺上雙重體驗的蘋果品種 (McIntosh)。沒錯,蘋果公司Apple Inc.那款著名的電腦機器 Macintosh就是由此得名的。無可否認的,作為水果的蘋果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作為高端科技的蘋果則代表着現代人的一種健康形象的認知和自信心。



科技:Steve Jobs的蘋果

蘋果公司的Steve Jobs,還是Steve Jobs的蘋果公司,哪一個比較正確?蘋果是當今全世界最賺錢的科技公司,也有著一個最會賺錢的CEOSteve Jobs的蘋果已經成了顯學,而關於為什麼會以“蘋果”為公司名稱的說法一直存著爭議。創初時,蘋果的Logo展示的是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的場景(這個Logo當然比較符合科技公司的氣質)。但不久後,它便改成了現在的“被咬掉一口的蘋果”。宗教徒就會將它聯想於“被亞當吃掉的伊甸園蘋果”,而另有研究者認為其靈感來自於“咬”(Bite)的英文單詞發音與電腦的信息量單位的Byte是相似的,它跟PC的概念是有聯繫的(這個說法看來比較合理點)。到了今天,它已經成了一種產生幻想的作用:用戶咬了一口Steve Jobs的蘋果就會產生宗教般的狂想。不僅是用戶,投資者也一樣瘋狂。如果在10年前你擁有蘋果公司的股票,那麼到了今年3月,你手中的股票市價應該是超過當初的50倍。想起《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的一個場景:阿甘拿著一張印有蘋果公司標誌的紙張說道,“我買了一個水果公司的股票,而有人說我這一輩子都不用再為錢發愁了。”這個劇情到今天依舊適用。




音樂:陶喆《找自己》

華人樂壇R&B教父陶喆David Tao當天的一首經典《找自己》,歌詞當中了提到蘋果和蘋果樹:彩虹下有一棵大樹,大樹上有一個蘋果,咬下一口我就全明白。可不可以讓我再讓我再一次回到那個美麗世界裡,找自己。彩虹的另一端連著天堂,蘋果代表上帝智慧的(禁)果。當年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偷吃後,明白了(?),但卻也被上帝逐出伊甸園,再也回不到那個美麗世界了。而亞當的後裔人們一直不斷在尋找回到那美麗的世界,但首先當然需要先找回那迷失了的自己。當今的人們透過技術來為高效使用的生活服務,而蘋果也透過人們的生活去找到自己的定位:蘋果在用戶平台找自己的定位,而用戶也在蘋果平台上找自己的定位。



  • Blogger Comments
  • Facebook Comment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Item Reviewed: 人類的蘋果史(AppStory) 9 out of 10 based on 10 ratings. 9 user reviews.
Scroll to Top